今天是中伏的第一天,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一年中最悶熱潮溼的時段正式登場。中伏是“三伏天”中最難熬的一段。空氣溼度高、氣溫持續高位,人容易疲乏、胃口差、沒精神,連飯都不想喫。

老傳統講究“頭伏喫餃子、二伏喫麪、三伏喫雞”。頭伏我們喫了餃子,今日二伏開場,按老輩人說法——喫麪最應景。
爲什麼中伏要喫麪?
一是營養補充:二伏時正是小麥新收季節,新麥做的麪條營養豐富,味道好,能爲高溫下出汗多、體力消耗大的身體及時“加油充電”。

二是開胃易消化:天氣悶熱、溼度大,不少人出現食慾下降的情況。麪條做法多樣,涼麪、熱湯麪、拌麪隨心換,不油膩,口感順滑,最適合“喫不動飯”的時候。
下面給大家推薦幾款中伏喫麪經典做法,簡單易做,熱天喫着特別舒服!
一、大骨面
準備排骨或大骨頭,先焯水去腥,再換清水加入蔥段、薑片、少許鹽,大火煮開後轉中小火慢燉約1.5小時。湯色乳白,香味濃郁,瘦肉輕輕一撥就散,湯頭香而不膩。

煮麪的時候直接用骨湯做湯底,撒點青菜和香蔥,再來兩塊啃着香的骨頭,湯香面順,一碗下肚從胃裏暖到心裏,比外賣裏的“大骨面”強太多。

二、酸菜肉絲麪
天熱沒胃口?試試酸菜肉絲麪準沒錯。豬裏脊肉切細絲,用生抽、澱粉抓勻醃 10 分鐘;泡好的酸菜沖洗幾遍擠幹水,切小段備用。

鍋中熱油,下肉絲炒至變色,再加入酸菜翻炒,加入高湯或清水煮開,下麪條煮熟即可。鹹香酸辣的湯底特別適合中伏天沒胃口的時候,既開胃又能補充鹽分和水分,是很多北方家庭的“二伏標配”。

三、 麻醬涼麪
高溫天就饞這口涼絲絲的麻醬麪。麪條煮熟後過兩遍涼開水,瀝乾水分拌點香油防粘。芝麻醬加溫水調開,加生抽、香醋、少許糖和鹽攪勻,淋在麪條上。

切點黃瓜絲、胡蘿蔔絲鋪在面上,撒把炸花生碎,拌勻後每根麪條都裹着香濃的麻醬,脆爽的蔬菜中和了醬的厚重,一口下去冰冰涼涼,芝麻香混着醋香在嘴裏炸開,悶熱感瞬間被澆滅。

四、蔥油拌麪
鍋裏放油,小火炸香蔥段,小火慢炸至蔥變焦黃撈出蔥渣,加入生抽、老抽、糖、鹽調成醬汁。

麪條煮好後瀝乾,拌上蔥油醬汁,挑一筷子送進嘴,麪條滑溜筋道,蔥油的焦香裹着醬香,簡單樸素卻喫得人滿足,連挑食的孩子都能扒光一大碗。

願你在這悶熱的中伏天裏,喫好每一頓飯,也別忘了告訴家人:今天該喫麪啦!#頭號創作者激勵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