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妥協,特朗普撿了大便宜?美專家氣炸:最喫虧的反而是美國

由 足智多謀的史論 發佈於 歷史

'25-07-28

日本首相石破茂和美國總統特朗普之間的貿易拉鋸戰,總算在2025年7月22日畫上句號,日本同意把對美關稅從威脅的25%降到15%,還承諾砸下5500億美元投資美國製造業,這事兒一出來,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吹得天花亂墜,說這是美國史上最大貿易勝仗,日本終於低頭了。表面上看,美國好像佔了天大便宜,日本汽車和電子產品出口還能喘口氣,但關稅比之前高了十倍不止。韓國一看這情況,慌得一批,趕緊調整對美策略。可美國國內一些經濟專家一看協議細節,氣得直跳腳,說特朗普這筆買賣蠢到家了,喫虧的其實是美國老百姓和企業。克魯格曼這樣的諾貝爾獎得主,直接發文批特朗普的交易藝術像爛番茄一樣零分,美國幾十年談下來的低關稅壁壘,一夜之間倒退幾十年。

事情得從特朗普上臺說起。他2025年1月20日二度就職後,沒多久就搞出“對等關稅”政策,4月2日宣佈對全球150多個國家徵收高關稅,日本首當其衝,被瞄準汽車、鋼鐵和半導體,稅率直奔25%。特朗普的邏輯簡單粗暴,美國貿易逆差太大,日本對美出口多進口少,得用關稅逼日本讓步。石破茂一開始態度硬邦邦,4月14日在國會衆議院預算委員會上說,美國這關稅會亂了全球經濟秩序,日本絕不倉促妥協,不會犧牲農業利益。媒體報道說他這是對特朗普的最強警告,日本國內團結一致守護國家利益。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赤澤亮正也站出來,說日本作爲美國最大投資國,不該被這麼對待。談判從4月17日啓動,第一輪在華盛頓,焦點是關稅、非關稅壁壘和匯率,日本代表團強調雙邊貿易平衡,美國那邊要求開放日本稻米和牛肉市場。

談判過程曲折,日本一開始拖着腳,石破茂5月3日又公開說,日本不會對美國唯命是從,絕對不損害本國利益。特朗普不耐煩,7月7日發信警告,8月1日起就上25%關稅。石破茂7月9日在千葉縣助選時喊話,這是一場國家利益之戰,不能被美國看扁。日本媒體分析,石破茂這強硬發言,其實是爲參議院選舉造勢,自民黨面臨壓力,得拉選票。談判輪番上陣,5月到7月,美日官員開了七輪會談,特朗普親自下場,6月G7峯會期間和石破茂短暫碰面,但沒談攏。特朗普還建議日本多買美國石油,緩解逆差,日本權衡後開始討論。

轉折在7月22日,特朗普宣佈達成巨大協議,日本關稅降到15%,汽車從25%減半到12.5%外加原有2.5%,合計15%。日本增加美國大米進口,但限於最低進口量框架內,不傷本土農民。石破茂確認協議,說這是最大降幅成果,日本在對美順差國中爭取到最好待遇。但細節一公佈,日本承諾5500億美元投資美國半導體、能源等領域,美國獲90%利潤分成,日本只拿10%。特朗普吹噓,日本開放汽車和稻米市場,美國製造業重振有望。日媒報道,石破茂政府證實協議,但強調細節還沒全敲定,赤澤亮正從美國回國後彙報。

特朗普這波操作,看起來風光無限,他說美國啃下硬骨頭,日本低頭投資創就業,貿易逆差能減。日本呢,石破茂內閣戰略失誤,以爲日美同盟特殊,能豁免,結果特朗普鐵了心要平衡。韓國一看日本妥協,擔心自己也得跟進,股市應聲跌。全球其他國家觀察,日本作爲首批談判國,成爲試金石,特朗普關稅大棒揮舞四個月,150國中只5國低頭,成功率不足5%。印度直接反制,對美國商品加徵關稅。歐盟也警覺,特朗普矛頭轉向,說歐盟貿易做法比中國惡劣,威脅汽車301調查。

但美國專家不買賬。克魯格曼7月25日在Substack發文,標題《真正愚蠢交易的藝術》,說協議彰顯特朗普蠢笨。原先美日關稅低到1.6%,現在翻十倍到15%,若成新常態,美國對多數國家徵收高關稅,企業進口成本暴漲。關稅不是外國企業付,而是美國進口商承擔,轉嫁給消費者。克魯格曼強調,美國去工業化嚴重,日用消費品自給自足率低,依賴進口,高關稅等於自罰,導致通脹緊縮。美元會貶值,葬送美聯儲加息成果,若迫於壓力降息,負面影響空前。其他專家如勞倫斯·薩默斯說,特朗普先眨眼,協議沒改變核心問題,卻鼓勵別國硬扛。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測算,高關稅拖累美國GDP增長0.5%,消費者信心指數4月已降到86,低點13年新低,關稅超通脹成最大擔憂。

協議生效8月1日,美國海關征收15%關稅,日本商品價格漲,汽車平均多2000美元,企業供應鏈中斷,轉產越南避稅。美聯儲數據,第三季度通脹升4.2%,美元對日元貶6%。日本企業如豐田擴美國工廠,新增就業,但本土出口降3%。石破茂國會答辯,承認協議艱難,但維護同盟。特朗普推歐盟類似協議,經濟學家警告長期負面,資源錯配,潛在衰退。克魯格曼繼續批,協議忽略製造業空心化,企業轉嫁成本,零售下滑。美聯儲2026年初降息,緩解但遺患持續。

石破茂維持首相到2026年,處理選舉,推動國防。特朗普第二任期,關稅常態,與韓國籤20%協議,印度18%。美國通脹穩3.8%,但支出減,製造業部分迴流,成本高企。全球供應鏈重組,中國轉歐洲避美關稅。協議強化日美同盟,聯合軍演增,自衛隊美軍太平洋練兵。但貿易政策不穩,企業投資猶豫,工廠延後。克魯格曼退休前出書,總結貿易戰教訓:關稅操縱市場,反噬百倍。

這事兒暴露特朗普治國短板,關稅全憑一張嘴,忽略現實。美國企業入不敷出,調價讓消費者買單,通脹貶值雙擊。石破茂妥協保同盟,日本投資換降稅,但長遠看,美國消費者負擔加重,企業競爭力弱。專家氣炸有道理,喫虧的確實是美國,特朗普撿便宜只是幻覺。全球經濟秩序亂套,誰都別想獨善其身。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