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明丨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中國代表剛剛在聯合國用八個字強調完巴以衝突的立場,法國總統馬克龍一反常態發表重要聲明,美國最擔心的局面即將到來。

近期,中國代表傅聰在安理會上,用“中東不穩,天下難安”八個大字強調巴勒斯坦問題在中東地區衝突中的核心地位。
在巴以衝突問題上中國的立場一貫明確:始終堅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復民族合法權利的正義事業,必須堅持“兩國方案”,讓巴以兩國和平共處。此次傅聰在聯合國的表態也是對中國立場的再一次強調。

不過,在此之外,還有一個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聲音。法國總統馬克龍宣佈,計劃在今年9月的聯合國大會上正式承認巴勒斯坦爲一個獨立國家。馬克龍稱此決定源於法國對中東和平的長期承諾,他還將與沙特在聯合國主辦高級別會議,推動“兩國方案”落實。
巴勒斯坦方面對此表示歡迎,認爲這體現了法國對國際法和巴勒斯坦人民自決權的支持。但美國和以色列則強烈反對,美國稱該決定“極其魯莽”,以色列認爲這會“助長恐怖主義活動”。

以往法國在巴以衝突中,態度相對模糊和保守,基本跟西方陣營步調一致,嘴上喊着支持“兩國方案”,實際行動上常偏向以色列。雖偶爾呼籲停火、關注加沙人道狀況,但沒敢跳出西方整體框架,更多是隨大流表態,沒像現在這樣直接硬挺巴勒斯坦。
這一突然轉變一定有着更深層的考量。首先,法國一直試圖在國際事務中扮演更爲積極的角色,展現其大國擔當與獨特的外交主張。

在巴以問題上,長期以來美國的偏袒政策使得中東地區局勢愈發緊張,法國此次表態,無疑是對美國主導的中東秩序的一次有力挑戰,旨在重塑法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推動歐洲在中東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踐行“歐洲戰略自主”的理念。
法國國內政治因素同樣不可忽視。法國國內有着龐大的穆斯林羣體,他們長期關注巴勒斯坦問題,法國政府在這一問題上的態度直接影響着這部分選民的支持率。

同時,隨着國際社會對巴以衝突關注度的不斷提高,法國國內輿論也傾向於推動和平解決巴以問題,馬克龍政府的這一決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順應民意,穩固國內政治基礎。
當前巴以衝突持續激化,以色列已經完全“走火入魔”,加沙地帶人道主義災難愈發嚴重,大量平民傷亡,基本生活物資匱乏,醫院、學校等民用設施屢遭襲擊。國際上呼籲停火的聲音越來越大。

基於這種形勢,法國表態對以色列長期以來侵略巴勒斯坦行爲表示譴責,也是順應主流的表現。
對巴勒斯坦而言,這是國際社會對其獨立建國權利的重要背書,極大地增強了巴勒斯坦人民的信心,多一個支持的聲音也爲巴勒斯坦在未來的巴以和談中爭取到更有利的談判地位。
以色列就不怎麼開心得起來了。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指責法國此舉可能“助長恐怖主義活動”,這一言論顯然是爲了維護以色列在巴以衝突中的強勢地位,試圖將承認巴勒斯坦獨立與恐怖主義掛鉤,混淆國際視聽。

但無論以色列如何反應,法國的決定都將給以色列帶來巨大的外交壓力。
另外,法國作爲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這一承認巴勒斯坦獨立的決定,將對聯合國在巴以問題上的決策產生重要影響。
極有可能推動其他一直搖擺不定的國家確定自己的立場,進一步推動各國在巴以問題上形成統一立場,對以色列形成更大的國際輿論壓力,推動巴以和平進程。

在G7集團內部,法國的決定猶如一顆重磅炸彈,打破了以往在巴以問題上相對一致的立場。長期以來,G7國家在巴以問題上基本跟隨美國的腳步,對以色列採取偏袒態度。
法國作爲歐洲的重要大國,其外交政策具有風向標的作用,承認巴勒斯坦國將會變成歐洲不再願意盲目跟隨美國的一個信號,進而引發其他歐洲國家的效仿,英國等部分國家已經受到法國的影響,在巴以問題上逐漸出現改變口風的跡象。
歐洲國家在巴以問題上與美國漸行漸遠,這種現象是美國最不願意看到的。

法國的這一決定將打破G7集團內部原有的權力平衡,在集團內部埋下一顆“變數”。如果今後其他歐洲國家響應法國,那麼G7在巴以問題上的立場將發生根本性轉變,美國將失去以往的主導權。
即便其他國家不立即跟進,也會促使G7內部就巴以問題展開激烈討論,讓美國難以再輕易左右集團立場,G7將不再是美國一言堂的局面。

當然,一向力挺以色列的美國顯然不會對法國的挑戰善罷甘休。後續美國可能會在外交上對法國施加壓力,試圖讓法國收回成命。
在國際輿論場上抹黑它國也是美國的“慣用伎倆”。今後,美國可能也會將這一手段用在法國身上,將法國的正義之舉描繪成破壞和平的行爲,誤導國際輿論 。

但無論美國如何反應,法國的這一決定都已開啓了國際政治格局變化的大門。
在未來,國際社會應以此爲契機,加大對巴以和平進程的推動力度,促使雙方通過和平談判解決爭端,實現中東地區的持久和平與穩定。
法國外長:將推動更多歐洲國家承認巴勒斯坦國
2025-07-27 18:01·央視新聞
美強烈反對法國承認巴勒斯坦國計劃
2025-07-25 10:27·澎湃新聞
傅聰:中東不穩,天下難安
2025-07-24 09:13·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