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和柬埔寨的大戰突然打響,在泰國軍隊的一路猛攻下柬埔寨軍隊一瀉千里,多個方向全面失守之後,洪森不得不尋求中國的幫助,希望中方能夠調停這場衝突,那麼這時的中國是否會下場介入到這場衝突中?
01 緬甸軍方損失慘重
7月24日,柬埔寨和泰國在泰柬埔寨邊境一處爭議寺廟發生交火,柬埔寨發射火箭彈對泰國加油站進行打擊,泰國出動F16戰機、155毫米榴彈炮對柬埔寨軍方指揮部、迫擊炮陣地進行打擊。短短3天下來雙方已經死傷數百人,柬埔寨第7步兵師師長敦頌揚少將更是在泰軍的空襲中陣亡。
在大家看來原本的小打小鬧此時已經變成了大打出手,柬軍少將的陣亡更是意味着柬埔寨軍隊的損失慘重。

依靠大量坦克、裝甲車、榴彈炮,泰國地面部隊已攻入泰柬邊境,由於缺乏重型武器,柬埔寨軍隊難以對抗泰軍的裝甲部隊,只能不斷後撤。
而由於經濟因素,柬埔寨國內沒有任何一款現代化戰機,因此制空權完全被泰國軍隊掌握,從而使得柬埔寨的火箭炮和野戰部隊爲了避免遭到集中打擊,從而不敢大規模集結。極大削弱了打擊火力,進而導致柬軍的進一步敗退。

海陸空三軍泰國都要強於柬埔寨
在柬埔寨戈公省沿海海域,泰國更是出動了8艘軍艦,對柬埔寨形成了巨大的海上威脅。在海軍實力上,泰柬雙方的差距要更爲巨大,泰國除了擁有東南亞地區的唯一一艘航母之外,還有1艘從我國進口的萬噸級船塢登陸艦,以及11艘護衛艦。
而柬埔寨只有2艘我國贈送的056輕型護衛艦,並且這兩艘護衛艦很可能還在接受訓練並沒有正式服役,剩下的一些艦艇都是上世紀採購自蘇聯的導彈艇和巡邏艇。
02 洪森呼籲停火
在海陸空三軍都落後泰國的情況下,這場衝突的結果從一開始就註定。可能柬埔寨政府也沒有想到泰國真的敢打,並且還是這種大規模打擊,無論是守住戰略高地還是收復失地柬軍都以失敗而告終,在全線失守的情況下洪森不得不站出來呼籲停火。

因爲他很清楚的知道,如果說柬軍進一步失守的話,柬埔寨政府將面臨下臺的風險,特別是泰國軍隊有能力封鎖柬埔寨海岸線,使得極度依賴外貿的柬埔寨陷入經濟危機中。沒有制空權就意味着柬埔寨軍隊都成了一個個的活靶子,沒有制海權就意味着柬埔寨的對外貿易任人宰割。毫無勝利希望下的停火請求其實是洪森的無奈選擇。
7月25日,解放軍代表會見了泰國外交代表。明確表示中方並不會介入到此次泰柬衝突,也不會出一兵一卒。
柬埔寨外交部更是召開了緊急會議,召見了中國、美國等多國駐柬使節,向其彙報了衝突的詳細情況,並強調了自己在和平解決邊境問題上的態度和立場。

這內容上來看這是一次多邊通報,柬埔寨想要國際社會介入到其中,從而調停這場衝突,但從後續行動和國際政治上來看,柬埔寨更多的是想要尋求中國的幫助。
美國在東南亞地區的“傳統盟友”是菲律賓和泰國,不然的話泰國也不會採購F16戰機,無論是經濟還是政治影響力泰國都比柬埔寨強得多,這就註定了美國更傾向於泰國一方。

而中國儘管和泰國的關係也很好,但同時和柬埔寨也有着很多的合作往來,是柬埔寨的最大投資國,並且爲了東盟的內部穩定,中國也不可能見死不救。
當然,在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下,中方又不可能直接介入到這場衝突中,因此更多的是通過東盟的方式來調停這場衝突。

在和泰柬雙方代表談過話後,中方又會見了東盟祕書長,支持東盟輪值主席國來牽頭調解。而今年的東盟輪值主席是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又和中國的關係又好,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來調停衝突,既能避免中方的直接下場介入,又能避免引發泰柬雙方的不滿。
03 泰柬停火之路遙遠
從泰國外交部的表態來看,這次的調解確實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7月26日泰國外交部發表講話,表示“原則上接受東盟提出的調解衝突建議”,但這個停火的前提是柬埔寨需要先展現出誠意,即柬埔寨先撤軍。

不過這個停火的約束力似乎並不大,26日宣佈的接受調停,在27日柬埔寨炮兵再次向太古哦發射火箭彈,隨後泰國軍隊使用榴彈炮進行還擊,這場衝突再次展開。

而泰國軍隊的表態更是耐人尋味“政府談判和軍事行動是兩條平行線”,也就是說泰國政府會繼續談判下去,但是泰國軍隊也會繼續戰鬥下去。在泰柬軍方都不肯做出退讓的情況下, 想要實現停火仍有一段很長的距離。
文章中信息來源:泰國原則上已接受東盟提出的調解衝突建議 央視新聞
泰國軍方:柬方主動提出談判 泰柬纔有可能實現停火 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