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來,高溫連連。近日,江蘇省中醫院紫東院區接診一名老瓦工,因爲高溫中暑“熱”進ICU,送到醫院時渾身滾燙、意識模糊,血壓都測不到了,還出現心肌損傷、橫紋肌溶解,所幸救治及時,脫離了生命危險。
老瓦工高溫上崗,突然眩暈昏倒
近日,來自寶華的老瓦工阮師傅(化姓)在一處新建小區的樓頂鋪設屋面瓦,汗水浸透了工作服。水一瓶接着一瓶,但老阮還是感覺頭髮沉,像灌了鉛,嗓子眼乾得冒煙,但想着趕在日落前把這最後一點活幹完,硬是撐着沒休息。
當他直起身子想喘口氣,突然眼前一黑!一陣劇烈的眩暈襲來,胃裏翻江倒海。他想扶住旁邊的腳手架,四肢卻軟綿綿地使不上勁,身體也開始不受控制。
離他最近的工友最先發現不對勁,一個箭步衝過去扶住他。老阮嘴脣顫動着,想說什麼卻發不出清晰的聲音,眼神開始渙散,渾身滾燙。工友迅速撥打120求助,併合力把幾乎失去意識的老阮抬到樓下陰涼地。
意識不清、心肌損傷,這種病致死率較高
到達江蘇省中醫院紫東院區急診搶救室時,老阮的體溫仍超過41°C,處於昏迷狀態,同時伴有心肌損傷,搶救室醫生迅速診斷是熱射病!必須快速降溫,逆轉臟器損傷勢頭。
一場與死神賽跑的戰鬥在搶救室展開,高效的冰毯冰帽降溫、大量快速補液、氣管插管、保護重要臟器功能、糾正電解質紊亂、防止腦水腫。後立即轉入ICU進行牀旁血液透析,鮮紅的血液從患者身體內緩緩流出,一陣陣涼意融入血液,迴流至患者的心房。經過一系列緊鑼密鼓的搶救,患者的體溫終於在當晚恢復了正常,臟器急劇損傷的勢頭也被遏制,這讓醫護人員鬆了一口氣。後續醫療救治迅速有效,老阮在ICU裏住了2天后,終於脫離了生命危險,意識逐漸清醒,面對探望自己的工友,阮師傅苦笑道“千萬別逞強!天熱得邪乎,該歇就得歇,別像我,差點把命搭上!”4天后,老阮順利康復出院。
別拿中暑不當回事兒!熱射病真能“熱死人”
江蘇省中醫院紫東院區副院長、急危重症中心主任蔣華介紹,熱射病是高溫相關急症中最嚴重的情況,即重症中暑。熱得要命,真不是一句玩笑話,每年都有人因熱射病死亡。
從臨牀表現來看,中暑由輕到重可分爲3大類:先兆中暑、輕症中暑、重症中暑。

1.預防是根本:避開高溫時段、補充水鹽、注意休息、穿着透氣衣物、使用遮陽工具。
2.識別要迅速:頭暈、噁心、心慌、乏力、大量出汗(或突然無汗)、皮膚灼熱、體溫升高、意識模糊甚至昏迷,都是警報!
3.急救爭分秒:“黃金五分鐘”原則!核心就是快速、有效、持續地降溫!
移:迅速轉移至陰涼通風處。
脫:脫去多餘衣物,利於散熱。
降:用水!澆、灑、噴、擦、敷(冰袋敷大血管處);扇!一切能快速降低體溫的方法都用上,目標是儘快把核心體溫降到38.5°C以下。
送:立即撥打120!同時持續進行物理降溫,直到專業醫護人員到達。告知疑似“嚴重中暑”或“熱射病”。
4.重點人羣建議:
老人、孕婦:避免外出;確需外出時宜有人陪伴;身體不適時,及時就醫。
兒童:避免高溫時段戶外活動,外出時宜有成人陪伴;不要單獨留在汽車等封閉空間內;及時補充水分;身體不適時,及時就醫。
心腦血管、呼吸系統等慢性疾病患者:避免外出;確需外出時,宜有人陪伴;服藥需遵醫囑;加強健康監測,如血壓、血氧、心率等指標出現異常,或病情波動時,尋求他人幫助或及時就醫。
戶外作業人羣:合理制定戶外作業安排;及時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宜使用防暑降溫用品,做好個人防護;出現不適症狀應立即停止作業,嚴重時應及時就醫。
通訊員 張孟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