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在今日頭條發佈,謝絕轉載
敘利亞臨時政府軍在蘇韋達省勢如破竹,卻在24小時內被以色列戰機與德魯茲民兵聯手逆轉。大馬士革總統府遭"斬首"空襲,朱拉尼政權爲何突然命懸一線?
環球網消息,敘利亞臨時政府軍突然對南部蘇韋達省發動攻勢。原本以爲能速戰速決的行動,卻在以色列介入後演變成一場災難性潰敗。
朱拉尼派出精銳的內務部隊和第52師顯然有備而來。他們先用無人機羣壓制德魯茲民兵據點,隨後裝甲縱隊長驅直入,短短數小時便控制警察局、政府大樓等關鍵設施。
德魯茲民兵看似節節敗退,但轉折點出現在以色列空軍參戰的那一刻。以軍F-15I戰機精準空襲了郊外的敘軍裝甲縱隊,坦克、火箭炮和運兵車在曠野中淪爲活靶子。
失去重火力支援的敘軍陷入德魯茲民兵的巷戰泥潭。這些熟悉地形的武裝分子利用建築伏擊,甚至得到戈蘭高地對面以色列德魯茲人的跨境支援。
短短一天內,德魯茲武裝不僅奪回市區,還切斷了朱貝布高速公路和109號公路的敘軍補給線。第52師師長在混戰中負傷,部隊倉皇后撤,這場潰敗直接導致敘利亞對南部控制力的崩塌。

就在蘇韋達戰局逆轉的同日,以色列將打擊升級到大馬士革核心區。以軍戰機轟炸了敘軍總參謀部、國防部大樓,甚至總統府所在地也被導彈擊中。
儘管朱拉尼本人僥倖逃脫,但現場畫面顯示,空襲造成至少3人死亡、30人受傷,國防部建築嚴重損毀。對於這次衝突,美國已經發聲呼籲停火,但以軍行動並未停止。
這場衝突徹底暴露了以色列與敘利亞臨時政府之間無法調和的死結。
這個由“沙姆解放組織”轉型而來的過渡政府,本質上仍是軍閥聯盟。各派系爲利益暫時妥協,但朱拉尼既無阿薩德的威望,也拿不出足夠資源收買人心。他唯一的出路,就是通過軍事勝利重塑權威。
所以對朱拉尼而言,統一南部是鞏固權力的必經之路。特朗普解除對敘制裁後,發展經濟的前提是肅清地方割據勢力,尤其是長期自治的德魯茲地區。
而蘇韋達省正是關鍵棋子。這裏不僅是德魯茲人傳統自治領,更是伊朗系武裝通往黎巴嫩的走廊。朱拉尼若控制此地,既能削弱內部反對派,又可向美國證明自己“清剿親伊朗勢力”的能力。

但以色列絕不會容忍敘利亞南部出現統一政權,德魯茲民兵的存在,恰是以色列阻隔真主黨滲透的防火牆。
可以說當前的局勢對朱拉尼而言近乎無解。他既無法通過談判收編德魯茲武裝,這會導致其他軍閥離心,也不敢持續軍事冒險,以色列的空襲足以摧毀任何野戰部隊。
更致命的是,過渡政府內部因分贓不均早已暗流湧動,若在對外行動中屢遭挫敗,朱拉尼的統治合法性將加速流失。
而以色列的持續施壓正在形成惡性循環:每次敘軍南下都被以軍擊退,消耗戰中過渡政府的資源日益枯竭。但若放棄統一,地方割據又會阻礙經濟重建,進一步削弱政權穩定性。
這種兩難境地,正是敘利亞過渡政府作爲"僞政權"的結構性缺陷,它既無能力構建真正的國家機器,又無法擺脫外部勢力的鉗制。
而特朗普政府一面解除制裁鼓勵敘利亞重建,一面縱容以色列架空大馬士革中央權威。這也使得朱拉尼政權既無法獲得足夠國際支持,又難以壓制地方割據勢力。
可見美國真正期待的可能不是一個統一的敘利亞,而是一個"無害化"的緩衝區。

這次大馬士革總統府遇襲,朱拉尼政權的生存危機就已擺在檯面上了。以色列顯然掌握了敘軍高層動態,此次"斬首"未遂就是一次警告。
若朱拉尼繼續強硬,下次被炸的可能是他的臥室,若選擇妥協,內部軍閥隨時可能譁變。
其實敘利亞問題的複雜性在於,它早已不是單純的內戰,而是美俄以伊等多方博弈的棋盤。朱拉尼或許以爲靠向美國就能換取發展空間,但以軍用導彈證明:在中東,以色列就是無人可擋。
眼下留給這位過渡政府領導人的選項所剩無幾,要麼在以色列的軍事高壓下逐步失血而亡,要麼賭上全部籌碼發動一場勝算渺茫的決戰。這個靠槍桿子撐起的政權,正站在懸崖邊上,而推它一把的,或許是下一枚精準制導炸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