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覺“滿牀滾”,其實是向你傳遞4個信息,你可別嫌煩

由 布穀媽媽 發佈於 親子

'25-05-11

一位寶媽朋友說,一到晚上和孩子睡覺,她就生氣。

爲什麼呢?

“你見過睡覺能360度旋轉的小孩嗎?從牀頭滾到牀尾,從左邊滾到右邊,一會兒踢我肚子,一會兒腳踹我臉,我簡直受不了了!”

聽完後,我忍不住笑了,因爲這一幕,實在太熟悉。

很多爸媽肯定也深有體會,帶孩子睡覺,真的很難安安心心一覺睡到自然醒。

不是擔心他掉地上,就是被他突如其來的一腳踹醒。

寶媽朋友說,好幾次她沒忍住,還打了幾下孩子的腳,誰叫他不好好睡覺。

其實,孩子睡覺“滿牀滾”,並不是故意“不好好睡”,而是他們在用獨特的方式,悄悄告訴我們一些重要的小祕密,你可別嫌煩。

一:成長的一種方式

不少爸媽覺得奇怪:睡覺不是休息嗎?我家娃怎麼一躺牀上,就像開啓了“小陀螺模式”,轉個不停?

你彆着急,孩子這時候,其實是正經歷一個特別重要的“成長高峯”。

心理學家皮亞傑曾指出,孩子早期的認知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感官和運動系統的互動。

意思就是,孩子白天的活動,以及感官接收到的信息,到了晚上,大腦和身體還會悄悄“加工”。

特別在快速成長的階段,比如:

●學會翻身、坐、爬、走;

●語言突飛猛進;

●上幼兒園、換環境時;

●白天新掌握了跑、跳、爬等技能。

這些,都會引發他們在晚上睡覺時,不停地翻滾。因爲,他們的身體和大腦正在“升級”。

所以,當孩子“滾個不停”,你別急着批評他“睡相差”,而可以在心裏默默說一句:

“嗯,我的孩子正在成長。”

二:情緒在“找出口”

有時候,孩子晚上滿牀亂滾,可能是在用身體表達情緒。

尤其是那些,白天情緒波動大的孩子,晚上特別容易“滿牀滾”。

這種現象,叫“日間情緒的夜間釋放”。

孩子若白天有很多情緒,比如:

●被老師批評、跟小夥伴搶玩具;

●看了一集刺激的動畫片,心情很是興奮;

●被爸爸媽媽訓斥,心裏有點小委屈;

這些情緒,若沒有及時釋放,晚上就會在睡覺時表現出來,像滾來滾去、踢被子,甚至大喊大叫說夢話。

這時候,孩子最需要的,是我們的理解和溫柔安撫,而不是訓斥。

我們可以在睡覺前和孩子聊一聊,問問他有沒有覺得開心或不開心的事,讓他說出來。

孩子一旦能把事情說出來,情緒也就跟着流走了。

孩子若睡着了突然大喊大叫,我們可以輕輕拍他背,或者把他摟在懷裏,輕聲告訴他:“別怕,媽媽在呢,我家寶貝安心睡吧。”

另外,睡覺前儘量不要讓孩子看手機、電視,或做太興奮的遊戲。

孩子睡前看的內容,若引起他害怕、難受、興奮,那這些沒被排掉的情緒,也容易被他帶進夢裏,睡不踏實。

三:尋找安全感

你有沒有注意到,孩子睡覺時,特別喜歡擠你?

你往邊上挪一點,他的腦袋瓜子就跟着擠了過來。

最後,他由直着睡變成了橫睡,而你,也被他擠到了牀邊邊。再擠,就掉下去了。

還有的孩子,甚至睡到一半,就像小樹袋熊一樣,緊緊抱着爸媽不撒手。

這其實,是他在用身體告訴你:“我需要你,我要安全感!”

依戀理論認爲:

“孩子半夜,最容易感到孤單和害怕,只有貼緊爸媽,他們才能感到安心,踏實下來。”

尤其當孩子最近經歷了比較大的變化。

比如剛剛上幼兒園、搬了新家、媽媽出差了幾天。這些小事,都會讓孩子晚上更想貼着你。

所以,下次孩子貼着你睡、鑽進你懷裏,千萬別煩躁推開他,不妨多給他一些陪伴和撫摸。

若孩子擠着我們了,可以輕輕抱起他,把他放裏邊點。

或者,也可以抱着他睡,這能直接給到孩子安全感。

我們每一次的溫柔回應,都會在他心裏,築起一座“安全小屋”。

四:睡眠環境或節奏出了問題

當然,除了成長和情緒因素,有時候孩子睡覺愛滾動,還可能時睡眠環境出了問題。

比如:

①被子太厚,孩子覺得熱,睡不舒服

我是比較怕冷的體質,所以每次,都會給布妞蓋得厚。於是很多時候,她睡覺都翻來翻去,腳蹬個不停。

②房間太悶,孩子煩躁得翻來覆去

如果屋子門窗都關了,而正好天氣又悶時,孩子就容易睡不踏實。

③晚餐喫太飽

很多孩子睡前也喜歡喫東西,喫飽喝足再睡覺。

但這些沒消化的食物,會讓小肚子忙着“加班”,身體哪能安心睡覺呢?

所以,當孩子不停滾動,可能是在用身體提醒你:“我不舒服,媽媽快幫我調整一下!”

想要營造好的睡眠環境,我們可以這樣做:

固定一個睡前儀式:比如洗澡、講故事、關燈,讓娃知道該睡覺了;

睡前1小時,不做劇烈遊戲,不看電子屏幕;

控制睡眠節律,白天不要睡太多,避免夜裏不困;

房間溫度適宜,牀鋪柔軟透氣,寶寶睡覺自然就踏實了。

其實,研究也證明,好的睡前儀式,可以提高至少20%的睡眠質量,孩子滾來滾去的頻率,自然會大幅減少。

簡·尼爾森曾經說過:“孩子所有的行爲,其實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需求。”

所以,當你家娃睡成了“小陀螺”,千萬彆着急發脾氣。

他是在用最可愛的方式告訴你:“我不睡不踏實。”

成長、情緒、尋求安全感、環境節奏要調整,你家那個“滿牀滾”的娃,屬於哪種情況呢?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