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513星期二 10:36am

爲什麼明明想「向前走」,卻總懶得動?

由 簡單心理 發佈於 心理

'25-04-23

近期上線的新版「心理知識每日答」活動,受到了很多小夥伴的喜歡,每天都有不少人在社羣討論和打卡參與。還抽到了限量周邊和心理學書籍,收穫滿滿。


如果你還沒體驗,可掃碼參加,測測你的心理學知識儲備,看看你能答對多少題?


其中有道題目,讓一些盆友產生共鳴。


「小明投了200份簡歷顆粒無收,於是不想再找工作—屬於習得性無助」


這可能是不確定的現況裏,不少人的生活寫照。明明很想要達成目標,但焦慮、恐懼等消極情緒交織捆綁着自己難以動彈。那個勁頭去哪了呢?


《 巴黎夜旅人 》

心理學上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概念由美國心理學家 Martin Seligman 提出。即個體在經歷多次失敗或挫折後,逐漸認爲自己無法掌控結果,從而放棄努力,被動接受負面情境的現狀 ,感到無助、失控的狀態。


這是一種「行爲與結果無關」的認知固化,爲了防止自己再「受到傷害」,乾脆躺平擺爛。(其實已使盡了所有力氣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