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的抑鬱症不是醫生治好的,而是不治自愈(終身受益)

由 心理師彭玥 發佈於 心理

'25-05-12

抑鬱症像一場漫長的雨季,天空灰濛濛的,衣服怎麼也晾不幹,連呼吸都帶着黴味。醫生開的藥喫完了,心理諮詢的話聽膩了,可心裏那個窟窿還在漏風。你開始懷疑:是不是這輩子都好不了了?但你知道嗎?那些真正從抑鬱症裏爬出來的人,往往不是靠醫生,而是自己的不斷自救。

01

抑鬱的根,是你不肯放過自己

有個朋友曾跟我說:“得抑鬱症的人,骨子裏都是對自己最狠的。”

有人因爲失戀抑鬱,表面上是放不下對方,其實是恨自己“爲什麼不夠好”;

有人因爲失業抑鬱,表面上焦慮生計,其實是罵自己“怎麼這麼沒用”;

甚至有人單純因爲“活着”而抑鬱——覺得自己不配活着。

佛家講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五陰熾盛。這些苦像刀子,但真正流血的,是你握着刀柄捅向自己的手。

抑鬱症最毒的地方,是讓你覺得“痛苦是我應得的”。你開始自毀:熬夜、暴食、邋遢、拒絕幫助……像一具行屍走肉。別人說“你振作點”,你卻想:“你們懂什麼?我連洗澡的力氣都沒有。”

02

一個故事:掉進井裏的人

從前有個人掉進枯井,井壁長滿青苔,他拼命爬卻一次次滑下來。路過的人遞繩子、扔食物,可他只是坐在井底哭:“沒用的,我試過所有辦法。”

直到某天,他餓得受不了,突然發現:井壁上有一道裂縫,透着一絲光。他摳着那道縫,一寸寸往上挪,指甲裂了也不停。最後他爬出來了——靠的不是別人的繩子,而是自己絕望中生出的那點“想活”。

抑鬱症的痊癒,往往始於一個瞬間:你受夠了自己當自己的劊子手。

03

爲什麼“愛自己”這麼難?

因爲愛自己不是買杯奶茶、泡個澡那麼簡單。抑鬱的人早就試過這些,然後更恨自己:“連放鬆都不會,廢物!”

真正的愛自己,是像對待受傷的小狗:

它尿在地板上,你不會打死它,而是默默收拾;

它瘸了腿,你不會逼它跑,而是抱它去看醫生;

它衝你呲牙,你知道它是疼狠了,反而更輕地摸它的頭。

可我們對自己呢?

“今天又沒完成任務,活該失眠!”

“別人都能開心,就你矯情!”

——你看,你對自己比對仇人還狠。

04

吸引力法則的陷阱

當你滿腦子都是“我該死”,宇宙就會給你更多“去死”的理由:

你害怕被拋棄,結果朋友真的疏遠了你;

你擔心工作出錯,結果真的被裁員;

你覺得自己丑,鏡子裏的臉就越來越猙獰……

這不是玄學,而是你的能量會傳染:

一個總說“煩死了”的人,身邊人會下意識躲開;

一個渾身低氣壓的人,連外賣小哥都不敢多看他一眼。

但反過來也成立:

當你某天突然洗了澡,對便利店店員笑了笑,對方可能多送你一包紙巾——這一點點甜,會成爲你第二天的力氣。

05

具體怎麼“不治自愈”?

1、先做“人”,再做“好人”

別急着正能量。抑鬱時強行“感恩”“努力”,像逼骨折的人跑馬拉松。

允許自己今天只做三件事:喝水、上廁所、呼吸。

如果連這都做不到,允許自己“失敗得理直氣壯”。

2、找個“利他”的小藉口

抑鬱的人最怕“爲了自己”,但爲了別人往往能咬牙動起來:

“把門口的廢品丟了,免得鄰居聞臭味。”

“給流浪貓倒碗水,它渴了一整天。”

這些微小的“被需要感”,會悄悄鬆動你心裏的鏽。

3、製造“反向證據”

大腦騙你“全世界都討厭你”,你要收集反例:

外賣員沒罵你,說明你沒那麼惹人厭;

昨天睡着了3小時,說明你還能休息;

看完這段文字沒自殺,說明你還有求生欲。

(推薦抑鬱的朋友去看兩本自愈書《情緒自救》和《抑鬱症打卡自救》,按照書中方法進行練習,相信你會很快走出抑鬱)

4、接觸“接地氣的神性”

別急着研究《金剛經》,先去菜市場看看:

賣豆腐的大嬸五點起牀,卻笑得比你燦爛;

流浪漢在廢品桶找喫的,卻分半塊饅頭給野貓。

這些活生生的“佛”,比經書更能渡人。

最後的話

抑鬱像一場高燒,醫生能給你退燒藥,但最終退燒的,是你自己的身體決定“燒夠了”。

某天你會發現:

原來太陽曬在背上會暖;

原來泡麪的味道沒那麼噁心;

原來那個想死的念頭,已經三天沒來了。

這時候你就知道——

雨停了,不是誰幫你撐了傘,而是你終於抬起了頭。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