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不信, 一個人工作能力強不強,很多時候不是看他在工位上忙成啥樣, 而是——讓他上臺講五分鐘,立馬見分曉。
會發言的人,升職快、人緣好、資源多; 不會發言的人,再能幹,也可能一直當“沉默的大冤種”。
爲啥說“會說=會幹”?你看下面幾個特質
1⃣ 清晰的邏輯思維:說得清,才代表想得明白
能把一個項目的來龍去脈、關鍵節點、目前卡點,一口氣講清楚, 說明她不是在“靠忙碌維持存在感”, 而是真的對事情有全局判斷。
舉個例子:
有的人上臺覆盤只會念PPT,“我們這次共做了五個動作、發了十條內容、拉了五個羣……”
但一個會講的女生會上來說:“我們最開始遇到的問題是【沒人報名】,我們就做了三個動作【A B C】,目前有效的是【B】,下階段要做的是【聚焦B去打透】。”
這才叫說清楚,不繞圈,不空話。
2⃣ 強大的理解能力:聽得懂別人想聽什麼
別以爲發言只是自己講,真正厲害的人,是懂“怎麼讓聽的人舒服”。
比如老闆關心的是ROI,她就會突出數字和成果; 合作方關心執行細節,她就會用案例帶入。 她不是在“背稿子”,而是在“對準對方的頻率”說。
能做到這一點,說明她的理解力、適應力、換位思考都在線。
3⃣ 自信的表達:颱風穩,就是內心強大
那些一上臺就不抖、聲音清楚、眼神篤定的人, 哪怕講得一般,也會讓人覺得:“這姑娘靠譜。”
說實話,這種自信不是裝出來的, 而是平時對項目夠了解、對場合夠熟悉、對自己足夠認可。
你細看,那些常被老闆“點名彙報”的員工, 多數都是敢說、能說、說得讓人信的那一批。
4⃣ 良好的情緒控制:越急越穩,越難越從容
你以爲發言是個輕鬆活? 開會前一天改方案、上臺時被質疑、中途PPT崩了、對方提問刁鑽……統統有可能。
但真正能力強的人,不會慌:
- 她會先承認問題,再引導方向
- 她會用“是的,我們確實考慮不周”緩和情緒
- 她會用“我補充一點我的理解”巧妙化解衝突
這都是情緒力的體現。說白了,你越能控制住自己,就越能帶動別人信你。
5⃣ 豐富的知識儲備:有料,纔有話說
別把發言理解成“嘴皮子好”。 背後沒料,再會說也空; 有內容、有案例、有數據、有經驗,哪怕你話不多,也沒人敢小看。
那些工作能力強的人,往往是:
- 項目做得多,覆盤過
- 錯誤踩過坑,反思過
- 資料積過累,能隨時調動
所以她一張口,別人都得拿出筆來記。
6⃣ 積極的互動能力:不是在“念”,是在“對話”
一個人會不會說,看她有沒有“看聽衆臉色”的能力。
✅ 聽衆走神了,她會加點情緒或拋個問題帶回來
✅ 有人點頭,她就順勢加個小故事或細節
✅ 對方質疑,她就接住問題順着說
她知道怎麼讓臺下的人“動起來”,也知道什麼時候收住。 這就是互動力,是演講和彙報的“進階技能”。
別再小看上臺發言這事了。
它不只是個“形式”,而是:
你有沒有理清思路的能力
你能不能快速影響他人的能力
你有沒有信念感、表達欲和領導氣場
所以,想被更多人看到,想有更多資源找上門, 別隻是埋頭幹活,也要抬頭說清楚。
你說得越清晰,你的位置就越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