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假裝愛你”的4個表現,別傻傻以爲是真愛!

由 才子情感 發佈於 情感

'25-07-10

做婚姻情感諮詢這十來年,


我聽過太多姑娘的困惑:


“爲啥他婚前婚後差別那麼大?”


“當初他明明那麼愛我,


現在咋就這麼冷漠了呢?”


其實啊,真相往往讓人不好受:


不是他的愛變了,


而是咱們可能一開始,


就把一些表演式的舉動,


當成了真愛的證明。


甚至有些男人,


從一開始就用精湛的演技,


給咱們織了一張名叫“愛”的網,


讓咱們不知不覺就陷了進去。




之前有個熱搜不知你看過沒?


有個已婚男人,


每段婚外情都會帶着第三者去見父母。


更奇葩的是,


他父母對每一個第三者都很熱情,


表現出極大的接納。


可等女方懷孕了,


這男的就開始找各種藉口分手。


後來這些第三者才搞清楚,


這男人早就結婚有孩子了,


帶她們見父母,


不過是這一家人都沒啥道德底線,


合起夥來演的一場戲。


好多姑娘都特別看重“帶見家長”這件事,


覺得這是親密關係裏,


特別重要的一個里程碑。


一到這時候,


就覺得這事兒基本穩了,


然後就跟男人發生了關係。


可她們不知道,


這很可能就是某些男人精心佈置的誘餌。


他們就是利用女性對,


“被家庭認可”的那種渴望,


營造出一種關係特別穩固的假象,


實際上就是爲了降低咱們的防備,


好達到他們短期的目的,比如上牀。


再舉個例子,


有個學員說她男朋友對她很好,


買的禮物都是黃金。


但她自己就是隱隱覺得不對勁,


但又說不上來哪裏不對。


有時你真的要相信你的直覺。


就“只買黃金”這種行爲,


我跟你說,這裏面的算計可深了。


黃金能保值,是吧?


而且在法律上,


它的歸屬有時候挺模糊的,


婚後說不定還算共同財產。


更關鍵的是,要是分手了,


人家還能憑購買憑證把黃金要回去。


所以說,


當禮物只剩下這些冰冷的實用性和退路,


那愛又在哪兒呢?


真愛可不是那種盛大的表演,


而是融入在日常裏的尊重和坦誠。


要是“儀式感”背後藏着這麼多算計,


那可得小心了,


那精心佈置的舞臺,


說不定就是個引誘咱們走進去的華麗陷阱。




“下次帶你去洱海看月亮”


“等忙完這陣就好好陪你”


“有錢了給你換大房子”……


這些話是不是聽着特耳熟?


我有個學員,


就相信了這些甜言蜜語。


她老公給她描繪的未來藍圖,


那叫一個美好,


她聽得那叫一個心動,


深信不疑。


可三年過去了,


洱海還是隻存在於她的手機屏保裏;


她老公一有空就打遊戲,


根本沒陪過她;


就連看房軟件都沒下載過。


最讓她難受的是,


有一次她急性腸胃炎犯了,


疼得在地板上蜷成一團。


那個曾經許諾“隨時爲她拼命”的男人,


卻因爲通宵打遊戲,


怎麼喊都喊不醒,


最後她只能自己一個人,


熬過了那個急診的長夜。


所以,別光聽他說未來要給你什麼,


多看看他此刻實際能爲你做什麼。


真正的愛意,


往往藏在那些他默默付出、


不邀功的細節裏。


那些聽起來特別宏大,


但又特別遙遠的承諾,


不過就是廉價的畫餅。


真正的愛意不在雲端,


它藏在每個不用說出來的細節裏。


要是他描繪的未來,


永遠都只是停留在嘴上,


那麼,那些飄渺的甜言蜜語,


不過就是他逃避當下責任的藉口罷了。




真正的愛就像持續供暖,


能讓你的心裏一直暖乎乎的,


而不是像忽冷忽熱的空調,


一會兒熱一會兒冷。


平時呢,


你給他發信息,他半天不回;


打電話,他也不接,


兩個人疏離得就像合租的室友。


可只要他工作壓力大了,


需要人安慰;


朋友聚會,需要個撐場面的;


甚至深夜覺得空虛,


或者生理上有需求時,


他又會突然變得特別黏人,


對你熱情得不得了,


各種獻殷勤。


可等他“喫飽喝足”,


情感或者生理上的需求滿足了,


他馬上就恢復成製冷模式。


把門一關,


就好像你跟他一點兒關係都沒有,


世界又變得一片沉寂。


所以啊,咱們得好好觀察觀察,


他主動關心你、爲你付出的時刻,


是不是隻集中在他自己有需求的時候。


要是你在一段關係裏,


總感覺自己像個滿足他需求的“工具人”,


只有在特定的時刻纔會,


被他需要、被他“啓動”——


那可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直覺:


那不是愛,


是他在單方面地索取和消耗你。




很多時候,


咱們真的特別容易誤判,


把假愛當成真愛。


爲什麼呢?


因爲咱們常常會把誇張的、


自我犧牲式的“表演”錯當成愛的深度。


我刷到過一則高贊視頻:


女生跟男友說自己有點小感冒,


於是正在工作的男友馬上推掉工作,


請假去買藥,


然後打車送到女生工作的地方,


看着她把藥喝完。


評論區裏全是


“好羨慕!”“太甜了!”之類的留言。


可我的第一反應卻是:


這大可不必啊!


一點小感冒,


明明可以叫個外賣或者跑腿,


爲啥非要這麼興師動衆呢?


這就像偶像劇裏的經典橋段:


偏要在寒冬大雪裏苦等,


就爲了彰顯自己那被放大的深情。


以我處理案例的經驗來看,


這種行爲往往堅持不了多久。


因爲它的本質就是消耗。


你想想,


一個人要是急於用誇張的付出來製造震撼,


那他的動機是什麼?


是想迅速“得到”你,是吧?


接着你再深挖,


他爲什麼想有多快就能多快地拿下你?


說到底,還是不想付出太多啊!


其實,有一個特別簡單的方法,


就是“互換位置”——


他爲你做的事,要是換成你,


你能不能同樣對他做到?


比如說,你能不能不管對錯,


永遠都先低頭認錯?


能不能每次喝水都幫他擰瓶蓋,


每次喫飯都幫他擺碗筷?


能不能一吵架就花錢買禮物哄他?


估計你做不到吧!


因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和底線。


所以說,


當一個男人好像反人性一樣,


對你百依百順、無限犧牲,


你可別急着感動。


因爲真愛不用壓抑人性,


更不用苦情演繹。


一個人要是能長期壓抑自己的需求去“服務”你,


背後肯定是有更深的圖謀,


他想要的,必然是超額回報。




平凡自然,細水長流!


真正的關心往往特別自然樸素,


就藏在那些沒那麼驚天動地的日常裏。


就說這幾天吧,


天氣特別熱,持續高溫。


週末我和小倩帶着軟軟出去玩,


走得急,帶的水不夠。


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自助販賣機,


結果還沒及時補貨,


一瓶水都買不到。


因爲走到下一個能買到水的地方,


還得好一會兒,


我就說我不渴,


想把水留給小倩和軟軟喝。


可小倩看到我一直舔嘴脣,


就知道我其實是渴了,


就說她也不渴,非要讓我喝。


結果推讓的時候,水撒了。


我倆看着地上的水,


都無奈地笑了笑。


軟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只覺得好玩,拍着小手,


笑得可開心了。


你看,沒有那種轟轟烈烈的情節,


只有互相爲對方着想的體貼。


真愛就是這樣,


不用刻意去表演,


很自然地就融入到日常生活裏了。


而真正值得咱們去追求的愛,


終究會在平凡的相守中顯現出來。


只有細水長流的陪伴、


自然流露的關懷、


腳踏實地的付出,


纔是愛情最樸素、


最真實的註腳。


如果你還是無法分辨,


隨時私信我,我來幫你。


願你我能穿透那些浮華的表象,


觸摸到那顆真正爲你跳動的心。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