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長安的荔枝》——馬伯庸

由 桔年漫 發佈於 情感

'25-07-20


1、“恭喜監事鶯遷仁裏,安宅京室”

2、十八年了,他終於在長安城有了一席之地,一家人可以高枕無憂了

3、無論如何,有了宅子,就有了根本

4、“荔枝鮮”和“荔枝煎”只有一字之差,性質可不啻天壤。

5、他從未見過這樣的眼神:惶惑、渙散、驚恐......就算是吳道子也未必能摹畫出來。

6、李善德仍不肯放棄,也不敢放棄。要知道,這可是聖人發下來的差遣,若是辦不好,只有死路一條。所以他必須搞清楚,聖人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7、從一開始,聖人想要的就是六月一日喫到嶺南的荔枝。

不是荔枝煎,是新鮮荔枝。

荔枝三日便會變質,就算日行千里的龍駒,也絕無可能從五千裏外的嶺南把新鮮荔枝運到長安。所以荔枝使 這個差遣,是註定辦不成的,它不是什麼肥差,而是一道催命符,每一個衙署都避之不及。

8、他抬起頭,看到那座還未住進去的宅子在井口慢慢崩塌,伴隨着一簇簇桂花落入井中,很快把井口的光亮堵得一絲不見......

9、明媚的日光從窗戶空隙灑進來,卻不能帶給他哪怕一點點振奮。

10、一十八年的謹小慎微,只是一次的不經意,便陷入了萬劫不復之地。夫人孩子隨他在長安過了這麼多年苦日子,好不容易要有宅可居,卻又要顛覆到水中,想到這裏,李善德心中一陣抽痛,抽痛之後,則是無邊的絕望。

11、聖人口含天憲,他定了什麼,誰敢勸個“不”字?

12、聖人是不世出的英主,可惜......智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

13、聖人近年來喜歡設置各種差遣之職,因事而設,隨口指定,全然不顧朝廷官序。這些使臣的一應開銷,皆要從國庫支錢,卻只跟皇帝彙報,可以說是跳至三省六部之外,不在九寺五監之中。結果是什麼?度支無從計劃,藏署無從扼流,比部無從稽查,風憲無從督劾。我等只能眼睜睜看着各路使臣揣着國庫的錢,消失在灞橋之外。

14、荔枝到頭來,還是要死啊......

15、舟已漸沉,就無可救,不如及早收手,尚能止損

16、我要把這寂寂無聞的人與事都記下來,不教青史無痕

17、骨肉恩豈斷,男兒死無時。既是退無可退,何不向前拼死一搏?

18、但使職的妙處就在這裏了,它超脫於諸司流程之外,符璽局不會跟上林署對賬,上林署也沒辦法問戶部虛實,三處彼此並不聯通。

19、五千四百四十七里!如果一里折成一貫錢的話,他在長安的宅子可以買上一二十間!

20、李善德知道,自己是在跟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作戰,但他別無選擇。爲了挽救家人和自己的命運,李善德只能殫精竭慮,在數字中找出一線生機,他希望即使最終失敗了,也不是因爲自己怠惰之故。

21、天下送客最好的手段,莫過於開口借錢。

22、李善德在四十多年的人生裏,一直在跟數字打交道。及第是明算科,入仕後每日接觸的都是賬冊、倉簿、上計、手實……他不懂官場之術,不諳修辭之道,他這一生熟悉的只有數字,也只信任數字,當危機降臨時,他唯一能依靠的,亦只有數字。

23、我這輩子,從來沒花過這麼多錢在一件毫無勝算的事情上。

24、就算失敗,我也想知道,自己已倒在距離終點多遠的地方。

25、原來做個惡官悍吏,效果竟堪比修道,簡直可以當場飛昇。

26、人家擅長的那些詩詞歌賦、逢迎討好,我一概不會。我是明算科出身,只會幹明算科的事。

27、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28、蘇老丈,你這個恩情,我是要記一輩子的!呃,一輩子!

29、這一刻,他忘記了等待的貴妃,忘記了自己未知的命運,忘記了長安城市的香積貸,只想縱情歌舞,像當年一樣跳一支無憂無慮的胡旋舞。

30、所有的數據都表明,提速已達到瓶頸,五天三千里是極限。

31、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奔騰阻險,死者繼路

32、他經商這麼多年,見過太多窮途末路的商人。他們花言巧語,言辭急切,妄圖騙到投資去最後博一把,以此翻身。可惜,他們嘴裏吹出的泡沫,比大海浪頭泛起的更多。然而,不知爲何,眼前這個頭髮斑白、畏縮怯懦的絕望官吏,卻閃着一種前所未見的凜凜光芒。

33、無心與物競,鷹隼莫相猜

34、等死,死國可乎?

35、也就是說,最遲五月十九日,荔枝轉運隊必須自石門山啓程,這是絕不可逾越的死線。

36、滿面塵灰、搖搖欲墜的他,終於回到了屬於自己的城市。

37、他這時才體會到,自己做了那十幾年的上林署監事,其實只窺到了朝廷的小小一角。這個坐落着諸多衙署的龐大皇城,比秦嶺密林更加錯綜複雜,它運轉的規律比道更爲玄妙。不熟悉的人貿然踏入,就像落入壺口瀑布下的奔騰亂流一樣,撞得頭破血流。

38、做官之道,其實就三句話:和光同塵,雨露均霑,花花轎子衆人抬。一個人喫獨食,是喫不長久的。

39、“十一日,若用下官之法,只要十一日,鮮荔枝便可從嶺南運至長安,香、味不變!”

40、流程那種東西,是弱者纔要遵循的規矩。

41、他終於體會到,權勢的力量竟是這等巨大。

42、李善德突然覺得很荒謬,他依足了規則,卻處處碰壁;而有這麼一塊不在任何官牘裏的牌子,卻暢行無阻。

43、謝什麼,好朋友就是這樣的。你忘了給我帶酒,但我還是願意給你拿丹荔。

44、所以右相要三十叢荔枝,到了都省就會增加到五十叢,轉到經略府,就會變成一百叢,辦事的人再留出些餘量,至少也會截出兩百叢。李善德無法苛責任何人,這與貪腐無關,也與地域無關,而是大唐長久以來的規則。

45、爲了慶祝貴妃誕辰,整個長安城都變成了一片花卉的海洋。要的正是一個萬花攢集、千蕊齊放、香氣沖霄、芳華永繼,極盡絢爛之能事。

46、從石門山出發的浩浩蕩蕩的隊伍,最終抵達長安的,只有區區一騎,兩壇。

47、他的魂魄已在漫長的跋涉中磨蝕一空,失去了對城牆內側那個綺麗世界的全部想象。

48、“你是沒見到,貴妃娘娘看到荔枝送到時,臉上笑得有多開心。全國送來的壽辰賀禮,都被這小小的一枚荔枝給比下去了。”

49、“右相可知道,爲了將這兩甕新鮮荔枝送到長安城,在嶺南要砍毀多少樹?三十畝果園,兩年全毀!一棵荔枝樹要長二十年,只因爲京城貴人們喫得一口鮮,便要受斧斤之斫。還有多少騎手奔勞涉險,多少牧監馬匹橫死,多少江船槳櫓折斷,又有多少人爲之喪命?”

50、“右相適才說,不勞一文而轉運饒足,下官以爲大謬!天下錢糧皆有定數,不支於國庫,不取於內帑,那麼從何而來?只能從黃草驛、嶺南荔園榨取,從沿途附戶身上徵派。取之於民,用之於上,又談何不勞一文?”

51、“爲相者,該當協理陰陽,權衡萬事。荔枝與國家,不知相公心中到底是如何權衡,聖人心中,又覺得孰輕孰重?”

52、我原本以爲,把荔枝平安送到京城,從此仕途無量,應該會很開心。

53、當初貴妃要喫新鮮荔枝,所有人都裝聾作啞,一推二讓,一直到自己豁出性命試出轉運之法,各路神仙這才紛紛下凡,也真是現實得很。

54、這種極其荒謬的感覺,讓他忍不住生出比奔走驛路更深的疲憊。此事起於貴妃的一句無心感嘆,終於貴妃的一聲輕笑

55、一個因從嶺南運荔枝而犯事的官員,居然被判處長流嶺南。

56、李善德一家,就這樣徹底告別長安城的似錦繁華。

57、他這個人哪,笨拙,膽小,窩囊,可一定會豁出命去守護他所珍視的東西。

58、這麼多年夫妻了,我一眼就看出他內心的掙扎。他是真的痛苦,不是爲了仕途,也不是爲了家人,僅僅是爲了一個道理,卻愁得頭髮全都白了。十八年了,他在長安爲了生計奔走,其實並不開心。如果這麼做能讓他念頭通達,那便做好了。我嫁的是他,又不是長安。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