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利己”是本能,“利他”是策略!

由 職場韜略 發佈於 職場

'25-04-25

人性的底層邏輯,是任何時候都會優先考慮自己的利益,而不是所謂的感情或道義。

當你在遇到利益衝突,還一味地強求別人講究感情或道義的時候,你的結局一定是悲慘的,因爲別人一定會因爲利益而與你產生衝突,甚至還會不擇手段。爲什麼我們常說,任何時候都不要挑戰人性,你在利益面前要求別人講究道義,這不是在強別人之所難嗎。

前些年,我就親眼目睹過類似的事情。

當時,一個領導和下屬因爲業務工作成爲了利益共同體。領導想更進一步地攫取利益,所以就默許了下屬的一些“擦邊”操作,下屬冒險“擦邊”操作,當然也不完全是爲了領導,他自己也有“小九九”(否則他圖什麼呢)。

一切順利的時候,這個領導和下屬的關係很好,非常器重下屬,而下屬也覺得很有面子;可當出現問題的時候,領導卻一股腦地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了下屬,把自己摘得很乾淨。當然,這個下屬也是留了一些“後手”的,防的就是領導過河拆橋。

可見,在利益面前,特別是巨大利益面前,幾乎沒有人不懂得權衡利弊影響和利害得失。

所以,從人性的角度來說,每個人都是自私的,每個人也都是功利現實的,你我他都一樣。

認識到這一點,那就大可不必去抱怨人性的功利現實,反而應該順應人性,當你想要謀事成事的時候,不要只考慮所謂的道理、邏輯和道義,而要看在利益形勢上是否足夠“利他”。如此,才能正中別人的下懷,進而達成你想要的目的。

就像你求人辦事的時候,就一定要想“別人爲什麼要幫我”,或者“我憑什麼要別人給予幫助”。

爲什麼有的人總能成事,而有的人卻誰都不願意跟他打交道?

你只需要牢記,“利己”是每個人的本能,只有“讓利”(利他)才能最大程度地謀事成事。

專欄
制勝職場100計
作者:職場韜略
¥199
7人已購
查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