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你極盡努力卻找不到出路的時候,你就應該停下來反思了。
身邊的一個同事,幹工作不可謂不努力不盡心,但卻始終得不到領導的肯定和認可,爲什麼?因爲他只知道幹工作,卻從來不和領導搞關係。所以,他即便幹了很多工作,領導也裝作沒看到,甚至壓根就不願意看。
這讓我想起了電影《投名狀》裏的一段臺詞:
“有希望打贏的仗,絕對輪不到我們上,讓我們上的,肯定是沒有希望打贏的。把沒有希望打贏的仗打贏,我們纔有機會,但僅僅是個機會。你說很難?但不難根本輪不到你。”
其實,我們所處的這個社會根本不乏有能力想幹事的人,真正缺少的是“機會”。
別人爲什麼要把資源和機會給你?別人爲什麼要讓你在崗位上鍛鍊成長?
其實,要想得到所謂的“機會”,有兩種途徑。一種就是前文所說的,把沒有機會打贏的仗打贏,你若是有這個能力,那你也能爭取到機會,但現實是有沒有這個能力。另外一種其實就是順應所謂的“潛規則”,通過搞關係來爭取機會。
你跟領導處關係,處處促進於(有利於)領導,那領導也會關照你,以及給你資源和機會。
你若是不跟領導搞關係,或者不屑於跟領導搞關係,但又沒有“把沒有希望的仗打贏”這種超強的能力素質,那你就只能是個局外人,坐在邊上看着別人得到機會、拿到好處。
社會是講秩序的,職場是講規矩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底層邏輯,不是你能力素質強我就要用你,也不是你幹得多幹得好我就要提拔你。真實的邏輯,是所有的好東西都是需要付出成本和代價的,要麼是彼此之間的資源交換,要麼那就是你甘願成爲別人權利鞏固和拓展的渠道。
當你讀不懂規則的時候,你幹什麼都是錯的;而當你讀懂規則的時候,稍微努力就順風順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