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五一就要來臨了,對於人們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因爲五一是咱們勞動人民自己的節日。除此之外,五一假期也是上半年最後一個小長假,距離下次國慶長假還要等待幾個月時間,所以顯得非常珍貴。

近些年五一假期也被稱爲“黃金週”,是大家遊玩消費最瘋狂的日子,許多商家早早就開始準備五一活動,目的就是趁着五一假期能迅速拉高營業額。以往的五一人們出去旅遊,瘋狂購物,胡喫海喝,到處呈現一片“報復性消費”。然而今年的五一或許不會像以前那樣,有人發現,如今的國人已經不太被忽悠了,從“野性剁手”到“精打細算”,從“網紅跟風”到“反向消費”,中國人的錢包正在經歷一場理性革命,最顯著的就是以下這幾種消費方式。
一、價格較貴的旅遊景點沒人去了
五一對於很多家庭來說,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活動就是出門旅遊。畢竟今年的五一假期比往年還多了一天,大家有更充足的時間享受生活。以往人們旅遊時往往比較注重旅遊過程中的品質,價格貴不貴問題不大,主打一個玩的舒服開心。

可是現在的情況與往年大不相同,除了玩的舒服之外,更重要的就是性價比,一些價格昂貴,或者周邊商圈物價高的景點,統統不會考慮。人們反而傾向於一些小的旅遊景點,不僅花費少,而且玩的也開心,更不會出現人擠人的旅遊場景。
二、進口水果買的人少了
五一前後很多水果紛紛上市了,比如大櫻桃,榴蓮,山竹等等,在這些水果中也有很多進口水果,比如車釐子,泰國的榴蓮等等。往年五一,大家面對這些進口水果多少都會買上一些,即便價格貴,但畢竟處於過節的時候,想着花點錢無所謂,家人喫的開心就好。

可是如今進口水果沒有那麼喫香了,因爲有很多國產水果可以“平替”,不僅口感差不多,價格要便宜很多。另外隨着大家消費觀念的轉變,進口水果不再那麼備受推崇了,很多人已經學會精打細算了,買一個榴蓮的錢可以買十幾斤肉了,而且喫着還香。
三、聚餐變少了
五一雖然比不上國慶節和春節,但也是一個聚餐聚會的大型日子,往年五一還沒到的時候,大家已經開始組織聚餐了,無論是親朋好友,還是同事同學,似乎都要組織幾場飯局。而且通常都是一些較大的飯店。

不過今年的五一我發現身邊的人幾乎沒人組織,即便有人提議,大家也是無動於衷,參加的慾望更是不大。除了聚餐少之外,其實大飯店生意也差了,年輕人更願意扎進煙火氣十足的“蒼蠅館子”,客單價幾十塊,喫的舒服還好。
四、商城促銷無人問津
在大家印象中,五一是各大商場搞促銷的黃金期,人們也是趁着五一有活動趕緊買一些生活必需品。然而這些年消費者都已練就“火眼金睛”,因爲都明白了商場促銷的套路,要麼就是先漲後降,要麼就是文字陷阱。

除了以上之外,現在網絡比較發達,同一款產品除了實體店,網絡上也能找到,貨比三家之後可能比促銷價買的還要便宜。
五、“大排筵席”到“極簡婚禮”
五一是結婚的好日子,以往的五一各大酒店都排滿了結婚典禮,尤其是那些豪華酒店,婚禮往往都要提前一年預定。甚至是婚禮的司儀,攝影人員也是供不應求。然而今年的婚禮市場似乎沒有往年那麼熱鬧,一些豪華酒店的婚禮預定也是寥寥無幾。

更多人會選擇具有高性價比的酒店,婚禮佈置以及宴席上也一致追求適合,不再鋪張浪費。甚至還有年輕人選擇了“三無婚禮”,無車隊、無司儀、無婚慶,他們將預算轉向旅行結婚,就好比三亞潛水婚禮訂單增長54%。
面對五一假期國人不好忽悠了,其實最核心的問題還是大家手裏沒錢了,在經濟下滑的今天,大家都知道錢要花在“刀刃”上。如果想要恢復以前的那種過節消費氣氛,那麼就要讓老百姓多多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