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解密椰子水:9.9元一升椰子水夠成本嗎?便宜椰子水有啥祕密

由 市井覓食記 發佈於 美食

'25-04-24

椰子水以前是一種小衆的飲料,這幾年發展迅速,網絡上到處都在售賣這種“純天然”飲料,價格也是參差不齊,有些椰子水甚至低廉的讓人不敢相信。

央視調查發現(4月14日央視新聞),市面上 9.9 元一升的椰子水在成本覈算上存在重大疑問。以單個椰子 300 毫升椰汁計算,生產一升椰子水至少需要 3.3 個椰子。僅原料成本一項,按海南本地椰青 8-10 元 / 個的市場價,已達 26.4-33 元 / 升。

若算上殺菌、灌裝、運輸等環節,合規生產的 NFC 椰子水綜合成本約 15 元 / 升,而採用濃縮還原工藝的常溫款成本也在 10 元左右。看起來9.9 元 / 升的椰子水似乎很難盈利。那麼市面上現有的廉價椰子水都是怎麼製作的呢?大概分爲3種。

1、老椰子水勾兌

爲降低成本,部分商家會回收印尼等地的老椰子水。這些老椰子大多用於加工椰肉製作椰果,其椰子水以往被視爲廢料,價格極爲低廉,和椰青水價格相差數十倍。

商家將這部分老椰子水當作底料,再添加少量新鮮且價格較高的椰子水,以此來降低成本。

這類椰子水雖然仍屬於純椰子水範疇,但老椰子水甜度較低,略帶發酵感,品質與清甜爽口的純新鮮椰子水相比,還是存在不小差距。

2、濃縮還原果汁

以進口爲例,運輸 100 噸椰子水需要 4 個集裝箱,要是 10 倍濃縮椰子水,運費可節省 10 倍。由於椰子水 94% 的成分是水,對於濃縮汁加水還原的椰子水,還是“100%”的椰子水,但高溫濃縮過程會破壞 40% 的芳香物質和維生素,導致產品風味寡淡。

3、添加劑與 “跨境套利”

部分品牌在海外完成兌水、加糖、加香精等步驟,再以 “進口椰子水” 名義報關,規避國內配料表明示要求。例如,某品牌產品宣稱 “100% 椰子水”,但實際添加了果糖和香精,甜度遠超現開椰青(正常甜度 5.0-7.0),這東西就可以看成是假椰子水。

爲什麼老椰子水價格那麼低?

東南亞一些老椰子水的成本大概只要每噸 100 元,因爲椰子水只是椰子價值的最基礎體現,甚至可以說是副產品,東南亞這些地方收椰子主要也不是爲了喝椰子水。

椰殼纖維的用途極爲廣泛,它主要由纖維素、木質素、半纖維素以及果膠物質等組成。傳統用途包括製作繩索、麻袋、刷子等,椰殼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料椰糠可替代土壤,用於蔬菜種植。

椰肉是天然油脂的優質來源,椰油是一種熔點在 23 - 26℃的無色到暗淡的黃褐色油。初榨的椰子油呈淡黃色,帶有椰子香味,精製後的椰子油則是雪白的。不僅可作爲食物、食品配料和功能食品,還可用在藥物、化妝品和工業生產等方面。

椰肉也可以深加工,從椰奶到椰基食品都少不了椰肉,椰肉中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可製成椰幹、椰奶粉、椰蛋白、椰子汁、椰蓉及無色椰子油等。椰肉味道好,營養豐富。

——老井說——

面對亂象叢生的市場,央視專家建議多看配料表、查生產工藝,真正的椰子水配料表應爲 “椰子水” 或 “100% 椰子水”,若出現 “水”“果糖”“食用香精” 等成分,需謹慎購買。NFC(非濃縮還原)椰子水需冷鏈保存,保質期較短(約 21 天),但品質最高;常溫款多爲濃縮汁還原,口感偏甜,在購買時需擦亮雙眼,仔細甄別,才能喝到真正優質、健康的椰子水。

另外,注意商標陷阱,如“100%椰子”可能是註冊商標。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譜,分享市井見聞,關注我,享受舒適生活不迷路。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