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開出4000億高鐵大單,繞過中國選中日本,全線通車再等25年

由 劉白惜 發佈於 歷史

'25-07-16

引言

說起越南這幾年在基建上的大動作,估計不少人都聽說過這個4000億的高鐵項目。

沒錯,就是那個從北到南貫穿越南全境的高鐵計劃,號稱要花4000億人民幣打造一條現代化的鐵路大動脈。

不過,這事兒最讓人意外的不是錢多,而是越南居然沒找隔壁的中國,而是把訂單給了日本。更誇張的是,這條高鐵要全線通車,估計還得再等25年!

一、高鐵計劃的來龍去脈

先說說這個高鐵項目的背景。越南這幾年經濟發展挺快,尤其是工業化和城市化,交通需求蹭蹭往上漲。原來的鐵路系統老掉牙了,大部分還是法國殖民時期留下的窄軌鐵路,速度慢不說,還老出故障。

從首都河內到南方經濟中心胡志明市,1000多公里的路程,坐火車得30多個小時,擱誰誰受得了?所以,越南政府早就動了心思,要修一條現代化高鐵,把南北兩大城市連起來,帶動沿線經濟發展。

這個想法不是一天兩天了。早在2000年代,越南就提出過南北高鐵的設想,但那會兒國力有限,一直停在紙面上。

到了2010年,越南國會正式討論這個項目,計劃修一條1600公里左右的高速鐵路,時速按日本新幹線標準設計,能達到300公里/小時以上。項目總投資當時估算就高達56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差不多4000億。

這可不是小數目,對越南來說幾乎是天文數字,要知道2022年越南的GDP也就4000多億美元,這一條鐵路就快佔了全國經濟總量的1/10!

不過,2010年那次國會討論沒通過。原因很簡單,錢實在太多了,越南財政扛不住,國內反對聲音也很大,說這錢花得太冒險。

後來這事兒就擱置了幾年,直到最近幾年,越南經濟起來了,外資也多了,政府又把這個計劃撿了起來。這次他們下定決心要幹,而且還明確表示,要找國際合作夥伴一塊兒搞。

二、爲啥選日本不選中國?

說到合作伙伴,很多人第一反應是中國。畢竟中國高鐵這幾年名聲在外,技術成熟、造價便宜、建設速度還快,從北京到上海1300公里的高鐵,幾年就修好了,票價也不貴。

越南跟中國又是鄰居,地緣上近,合作起來多方便啊。可偏偏越南沒選中國,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日本,這是咋回事兒呢?

1. 技術靠譜,日本有口碑

首先得說,日本的高鐵技術確實牛。新幹線從1964年開通到現在,跑了50多年,從沒出過大事故,安全性全球頂尖。

越南這高鐵項目不是小打小鬧,一旦出問題影響太大,所以他們想要個技術過硬的夥伴。日本在這方面有歷史證明,經驗豐富,越南自然看在眼裏。

相比之下,中國的高鐵雖然發展快,但畢竟起步晚,國際知名度是這十幾年纔打出來的。越南可能覺得,日本的技術更穩妥,出了問題也能少擔點風險。

2. 資金支持,日本捨得掏錢

再一個,日本不光技術好,還願意掏錢。日本政府和企業有個“基礎設施出口戰略”,就是通過援助和貸款,把自己的基建技術推到海外。

越南這個項目,日本很早就盯上了,承諾提供低息貸款,甚至還有一部分無償援助。

這對越南來說太重要了,因爲他們自己掏不出這麼多錢,得靠外援。日本這條件一擺出來,誰不心動?

中國雖然也有“一帶一路”項目,也能提供貸款,但條件可能沒日本這麼寬鬆。中國更傾向於“以建換資源”或者讓對方還款能力更強,越南可能覺得壓力大。

3. 政治考量,不想靠太近

還有個繞不開的原因,就是政治。越南跟中國雖然是鄰居,但關係一直挺複雜。歷史上有點恩怨不說,這幾年南海問題又讓兩邊有點緊張。

越南國內對中國的警惕心挺強,尤其是在這麼大的基建項目上,他們不想太依賴中國。

4. 中國出局的真相

其實中國也不是沒爭取過這個項目。2015年左右,中國就跟越南談過高鐵合作,還提出過“泛亞鐵路”計劃,想把中國的高鐵網連到東南亞,越南是重要一環。

那時候中國開出的條件也不差,造價比日本低,工期也短。

但後來不了了之,除了上面說的政治和技術原因,還有個說法是越南覺得中國方案太“接地氣”了——不是說不好,而是中國擅長修那種實用爲主的高鐵,可能沒那麼高端,跟越南想要的“現代化標杆”形象有點差距。

三、項目進展:一拖再拖的25年

選定了日本,項目總算啓動了。2019年,越南政府正式宣佈跟日本合作,計劃2025年開工,2050年全線通車。

沒錯,你沒看錯,從現在算起,全線通車還得25年!這時間跨度一出來,網上就炸了鍋,大家都覺得這也太慢了吧?

1. 規劃階段就磨嘰

其實這25年不是隨便說的,是有原因的。先說前期規劃,這項目從2010年提出來到現在,十幾年過去了,連詳細路線都沒完全敲定。

越南地形複雜,南北狹長,中間還有山地和高原,修高鐵得翻山越嶺,選線難度不小。日本團隊雖然經驗豐富,但他們做事特嚴謹,每一步都要測算清楚,時間自然拉長了。

再加上越南國內意見不統一。有人覺得高鐵應該優先連通經濟發達的南北兩端,有人覺得要照顧中部貧困地區,路線怎麼走爭來爭去。

還有環保問題,當地居民擔心拆遷和生態破壞,抗議聲音不少。光是協調這些事兒,就得耗好幾年。

2. 資金缺口不好填

錢也是個大問題。4000億人民幣聽着嚇人,但實際操作起來可能還不夠。日本雖然承諾貸款,但不可能全包,越南自己得掏一部分。

按之前的估算,越南每年得拿出幾十億美元,光靠財政收入肯定不行,得找更多外資。可現在全球經濟不太景氣,願意投錢的國家不多,這賬算來算去總差一截。

3. 施工難度不小

再說施工,日本高鐵雖然技術先進,但對地質條件要求高。越南有些地方地質不穩定,颱風地震也不少,修起來得加倍小心。

日本人幹活兒慢工出細活的名聲不是白來的,他們寧可多花時間,也要把安全放第一。1600公里的線路,25年聽着長,但算上前期準備和後期調試,其實不算離譜。

4. 對比中國速度的落差

有人拿中國比,說中國修高鐵多快啊,幾年就搞定,越南咋這麼磨嘰?這還真不能簡單比。中國是集中力量辦大事,土地國有化,拆遷說幹就幹,施工隊24小時連軸轉。

越南不行,土地私有,拆遷得一家家談,效率低得多。而且日本的施工標準跟中國也不一樣,追求的是精益求精,速度自然慢下來了。

結語:

總的來說,越南這4000億高鐵大單,繞過中國選日本,確實有點出人意料,但背後原因挺複雜。

25年的通車時間聽着遙遠,可細想想,也不是完全沒道理。希望越南能把這事兒幹成,別到最後錢花了,路沒修好,那可就真成了笑話了。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