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雙航母撼動美軍,俄專家:一旦美日干預臺灣,解放軍將迎戰

由 劉白惜 發佈於 歷史

'25-07-16

引言

2024年,中國海軍的雙航母編隊在南海的聯合演練,像是給美日同盟扔了一顆重磅炸彈,震得他們有點懵。

遼寧艦和山東艦齊齊出動,擺明了告訴世界,中國有實力、有底氣捍衛自己的主權和地區和平。美日近年來在臺灣問題上小動作不斷,軍演、軍售一個接一個,臺海和南海的局勢越來越緊繃。

這次解放軍的雙航母演練,不光是秀肌肉,更是在向外部勢力喊話:別想亂來,中國準備好了!俄羅斯專家看得清楚,直言這是在警告美日,一旦他們插手臺灣,解放軍絕對不會坐視不管。

演練背景

這場演練的背景,離不開臺海和南海的緊張局勢。2024年10月,美日舉行了“利劍”聯合軍演,地點就在臺灣以東的西太平洋。

美國派出了“西奧多·羅斯福”號航母,日本則出動了“出雲”號準航母,兩國艦艇和戰機模擬了攔截解放軍登陸部隊的場景。

美日還增加了對臺灣的軍售,美國向臺灣交付了F-16V戰機和“海馬斯”火箭系統,日本則提供了雷達和通信設備。

這些動作明顯是在挑釁中國,試圖通過軍事壓力遏制中國在臺海的行動。10月31日,中國國防部明確表態,解放軍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雙航母演練就是這一表態的具體體現。

南海的戰略重要性不言而喻。這裏是全球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承載了中國70%以上的能源進口和大量對外貿易。

日本、韓國等亞洲經濟體的商船也高度依賴南海航道。根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的數據,2023年有超過3萬架次軍機在南海活動,16個國家的400多艘軍艦來來往往。

美日頻繁在南海搞軍演,菲律賓也在美國的拉攏下加入了攪局的行列。2024年,美軍“卡爾·文森”號航母多次在南海巡航,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艦艇也增加了巡邏頻率。

這些動作表面上是維護“航行自由”,實際上是在挑戰中國的地區影響力。解放軍的雙航母演練,直接回應了這些挑釁,表明中國有能力維護南海的穩定。

演練目的

俄羅斯專家瓦西里·卡申在其評論中一針見血。他認爲,這次雙航母演練有兩大目的:一是應對美日對臺灣的干預,二是維護南海的和平環境。

卡申指出,遼寧艦和山東艦的聯合行動,展示瞭解放軍在遠離本土的海域作戰的能力。

過去,美日一直以爲可以把衝突控制在中國近海,但現在解放軍的航母編隊完全可以在西太平洋迎戰對手,徹底打破了美日的戰略算盤。

卡申還提到,J-15艦載機的性能近年來顯著提升,配備了更先進的雷達和武器系統,能夠執行多樣化任務。這讓美日艦隊的空中優勢不再明顯,迫使他們重新考慮軍事部署。

演練的另一個亮點是多軍種協同。海軍的航母編隊與火箭軍的導彈部隊、岸基雷達站形成了緊密配合。

演練中模擬了東風系列導彈對海上目標的打擊,火箭軍在沿海陣地部署了發射車,完成了快速機動和精準打擊任務。

岸基雷達站爲航母編隊提供了實時情報,監控南海的軍機和艦艇動態。這種海陸空一體化的作戰模式,體現了中國軍事現代化的最新成果。

相比之下,美國海軍雖然擁有11艘航母,但近年來受限於預算和維護問題,實際部署能力有所下降。

美國這邊呢?

2024年,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航母部署明顯減少,“羅斯福”號和“里根”號經常輪換回港維修,這給了中國海軍更多的戰略空間。

美日對這次演練的反應很耐人尋味。美國國防部在11月2日發表聲明,稱正在“密切關注”中國海軍的動向,但沒有公佈具體應對措施。

日本媒體報道,海上自衛隊加強了東海和南海的巡邏,P-3C巡邏機多次起飛,試圖跟蹤解放軍艦隊的動向。

但在演練期間,美日艦隊刻意保持了距離,沒有靠近演習海域。這種剋制顯示瞭解放軍雙航母編隊的威懾效果。

美日明白,如果貿然挑釁,可能會引發更大的衝突,而這顯然不是他們想要的結果。這次演練還得益於中國海軍近年來的技術進步。

遼寧艦自2012年服役以來,經歷了多次遠洋部署,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山東艦作爲首艘國產航母,2019年服役後迅速形成了戰鬥力。

兩艘航母的雷達、通信和武器系統都經過了多次升級,艦載機的起降效率也大幅提高。演練中,J-15在兩艦間實現了交叉起降,顯示出高度靈活的調度能力。

護航艦艇的052D型驅逐艦裝備了“中華神盾”系統,能夠應對多目標威脅。054A型護衛艦則在反潛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技術細節,說明中國海軍已經從“量”的積累走向了“質”的飛躍。

南海的島礁建設也爲演練提供了重要支持。南沙羣島的永暑礁、渚碧礁等設施,配備了先進的雷達和導彈系統,能夠爲航母編隊提供情報和火力支援。

這些島礁的跑道可以起降運-8巡邏機,增強了中國的區域感知能力。演練中,島礁上的雷達站與艦隊形成了信息共享網絡,實時傳輸海空動態。

這種岸海協同的模式,讓解放軍在南海的控制力更上一層樓。相比之下,美國在南海的軍事基地主要依賴菲律賓和新加坡,距離核心區域較遠,反應速度和持續性都不如中國。

國際影響

演練的國際影響不容小覷。中國外交部表示,這次演練是爲了維護南海的航行自由和地區穩定,歡迎各國在國際法框架內開展正常活動。

這一表態緩解了部分東南亞國家的擔憂,但美日仍然試圖炒作“中國威脅論”。卡申對此評論說,中國的行動是防禦性的,針對的是美日的挑釁,而不是主動製造衝突。

他的觀點得到了一些中立國家的認同,認爲中國有權利在自己的近海開展軍事活動。畢竟,南海和臺海的穩定,直接關係到中國的核心利益,解放軍不可能坐視不管。

從更廣的視角看,這次演練反映了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過去,美國海軍憑藉絕對優勢,在亞太地區橫行無忌。但現在,中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已經今非昔比。

2024年,中國的GDP繼續保持穩定增長,軍費投入穩步增加,爲海軍現代化提供了堅實支撐。相比之下,美國近年來的國力相對下滑,軍艦維護問題頻發,航母部署捉襟見肘。

日本雖然想通過“印太戰略”提升影響力,但國內經濟壓力和民衆對軍國主義的警惕,限制了其軍事擴張的步伐。

解放軍的雙航母演練,等於是在告訴美日:亞太的遊戲規則變了,中國有能力也有決心維護自己的利益。

結語:

解放軍雙航母的震撼演練,讓美日同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中國用實力證明,無論是臺海還是南海,誰也別想輕易挑戰我們的底線。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