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爆發激烈槍戰,卡德羅夫牽連其中,車臣或已經起了反心

由 劉白惜 發佈於 歷史

'25-07-16

2024年9月23日,莫斯科市中心Wildberries公司總部大樓發生了一場槍戰,2人死亡,7人受傷。

這家俄羅斯最大的在線零售商因爲控制權問題,捲入了複雜的商業糾紛。事件的核心人物之一,就是車臣領導人拉姆贊·卡德羅夫。

據報道,他與Wildberries創始人塔季揚娜·巴卡爾丘克有利益糾葛,試圖通過自己的影響力插手公司運營。

這場槍戰被指與車臣武裝有關,另一方則是公司的安保力量。衝突發生後,警方迅速封鎖現場,調查人員收集了彈殼、監控錄像等證據,試圖釐清事件真相。

卡德羅夫在社交媒體上發聲明,否認直接參與,稱這只是“商業誤會”,但外界對他的解釋並不買賬。

這場槍戰不是簡單的公司內鬥,而是車臣與俄羅斯中央政府關係緊張的縮影。車臣的歷史和俄羅斯的恩怨得從19世紀說起。

那時候,車臣人因爲宗教、文化差異,多次反抗沙俄統治。蘇聯解體後,車臣的獨立情緒高漲。

1991年,車臣領導人杜達耶夫宣佈獨立,引發了1994-1996年的第一次車臣戰爭。俄羅斯軍隊損失慘重,車臣雖然獲得事實上的獨立,但經濟和治安一團糟。

1999年,第二次車臣戰爭爆發,俄羅斯以強硬手段重新控制了車臣,格羅茲尼被炸成廢墟。卡德羅夫父子就是在這一時期倒向莫斯科,換取了高度自治和鉅額財政補貼。

拉姆贊上臺後,靠着莫斯科的錢重建了車臣,格羅茲尼的清真寺、商場、高樓拔地而起,表面上看一片繁榮。

但車臣的穩定是建立在高壓統治和個人忠誠上的。卡德羅夫的私人武裝“卡德羅夫派”裝備精良,紀律嚴明,直接聽命於他本人。

他還通過家族企業控制了車臣的經濟命脈,比如石油、建築和礦泉水產業。這種模式讓車臣在俄羅斯聯邦內像個“國中之國”,既依賴中央的資金,又保持高度自治。

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後,卡德羅夫集結了上萬車臣士兵參戰,公開表態支持普京。

但他的部隊在戰場上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比如2024年8月在庫爾斯克地區,車臣部隊遭遇烏克蘭軍隊後迅速撤退,暴露了組織和紀律的問題。

Wildberries槍戰事件讓卡德羅夫的野心暴露無遺。據報道,他試圖通過干預這家公司的運營,擴大自己在俄羅斯商界的地盤。

Wildberries年營業額高達數十億美元,是俄羅斯電商的龍頭老大。卡德羅夫的介入被認爲不僅是經濟利益的爭奪,更是他試圖在莫斯科之外建立獨立影響力的信號。

事件發生後,俄羅斯社交媒體上炸開了鍋。有人在Telegram上調侃卡德羅夫是“現代安祿山”,暗指他可能在積蓄力量,挑戰中央權威。

還有人貼出現場視頻,顯示大樓入口散落的彈殼和破碎的玻璃,警燈在夜色中閃爍,氣氛緊張。

這場槍戰背後,俄羅斯的經濟困境和權力平衡的微妙變化是重要推手。2024年,俄烏戰爭導致西方制裁加劇,俄羅斯經濟陷入低谷。

油氣出口受限,通貨膨脹高企,地方的不滿情緒逐漸發酵。車臣雖然依賴中央的財政撥款,但卡德羅夫顯然不滿足於當一個聽話的“地方諸侯”。

他頻頻與中東國家接觸,比如阿聯酋和沙特,尋求經濟合作和家族資產的“退路”。

2023年,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披露,卡德羅夫未經許可與中東君主國談判,引發普京的不滿。這種行爲被解讀爲他在爲可能的權力變動做準備。

車臣的獨立傾向從來沒真正消失過。第一次車臣戰爭後,車臣雖然名義上獨立,但內部軍閥混戰,經濟崩潰。

第二次車臣戰爭讓俄羅斯重新掌控局面,但分離主義的情緒依然在民間醞釀。卡德羅夫上臺後,通過高壓手段壓制了公開的反抗,但私下裏,車臣人對中央的戒心從未消退。

2022年9月27日,卡德羅夫公開拒絕響應普京的動員令,宣稱“車臣沒有動員”,這一表態讓莫斯科對他忠誠度的信任降到冰點。

2023年6月瓦格納集團兵變時,卡德羅夫迅速表態支持普京,派兵前往緊張地區,試圖挽回信任。

但Wildberries槍戰事件再次讓人們懷疑,他到底是忠於克里姆林宮,還是在玩自己的權力遊戲。

國際社會對這場槍戰的反應也很微妙。西方媒體將事件與車臣的獨立傾向掛鉤,認爲卡德羅夫的行動可能引發俄羅斯內部更大的動盪。

美國智庫分析指出,卡德羅夫的私人武裝和經濟擴張是俄羅斯穩定的隱患,尤其是在俄烏戰爭拖累國家資源的情況下。

俄羅斯國內的評論則更謹慎,有人認爲卡德羅夫只是在試探莫斯科的底線,而不是真的要造反。

畢竟,車臣的經濟命脈還捏在中央手裏,徹底翻臉對卡德羅夫沒好處。但不可否認,這場槍戰讓車臣的特殊地位再次成爲焦點。

卡德羅夫的個人風格也爲事件增添了戲劇性。他自稱“高加索強人”,喜歡在Telegram上發視頻,展示車臣部隊的裝備和訓練。


他還曾把一輛特斯拉Cybertruck改裝成裝有機槍的戰車,揚言要開到烏克蘭前線。2024年8月17日,他在Telegram上邀請馬斯克訪問車臣,稱其爲“現代最強天才”,結果被馬斯克公開打臉,否認贈送車輛。

這些舉動讓卡德羅夫的形象既強勢又充滿爭議。他的健康狀況也成爲輿論焦點。

2023年9月,烏克蘭情報部門稱他因腎臟和胰腺問題陷入昏迷,2024年多次傳出他前往中東治療的消息。儘管他通過視頻闢謠,但外界對他的身體狀況和領導能力的質疑從未停止。

槍戰事件還暴露了俄羅斯內部權力結構的脆弱性。普京的統治依賴於對地方勢力的平衡,而卡德羅夫是其中最不好控制的一個。

2024年,俄羅斯通過戒嚴法修正案,加強對地方的管控,這被認爲是針對車臣等自治共和國的“定心丸”。

但卡德羅夫的私人武裝和經濟網絡已經根深蒂固,中央要想完全壓制他並不容易。

Wildberries事件就像一顆石子,投入了俄羅斯權力湖面,激起層層漣漪。車臣的未來、卡德羅夫的意圖,都成了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

結語:

車臣的獨立夢想在現實壓力下依然遙遠,卡德羅夫的“強人”形象逐漸褪色,留下一片複雜的權力真空。這場槍戰就像一記警鐘,提醒人們俄羅斯內部的裂痕遠未癒合。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