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耽誤中方的時間,白宮3天拿出行動,特朗普明白中美合則兩利

由 阿爾法軍事 發佈於 軍事

'25-11-04

美方這次沒耍花招,與中方談完短短三天不到,就公佈了落實相關共識的具體時間表,特朗普終於明白中美合則兩利?

(特朗普終於承認,中美合則兩利)

日前,白宮官網上,發佈了有關落實中美元首相關共識的具體措施,其中詳細列出了中美雙方各自將作出什麼讓步,並給出了美方落實行動的具體時間表:

美國將從2025年11月10日起,降低對中國加徵的10%芬太尼關稅;延長對中國徵收“對等關稅”一年;暫停實施出口管制50%穿透性規則一年;暫停實施對中國海事、物流和造船業301調查一年,並將在此期間與中方繼續就這一問題談判;

此外,將進一步延長某些301條款關稅豁免有效期,這些豁免目前將於本月29日到期,現延長至2026年11月10日;

以上相關延長一年的措施,也將於明年11月10日全部到期。

美方這次的速度很快,中美元首談完才短短三天不到,就發佈了相關時間表。顯然美方比我們更加着急,更迫切於將中美元首的共識落實爲具體行動,這次沒有耍任何花招。

(白宮這次行動很快,立即公佈了時間表)

主要原因也很簡單,都在特朗普的一句話裏了。

特朗普在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專訪時提到:“我認爲與中國合作而不是將他們擊倒,可以讓美國變得更強大,跟中國和睦相處總比對立好”。

特朗普此話一出,也震驚了外界,尤其是歐洲方向的盟友都懵了。

特朗普沒有咄咄逼人,也沒有要中國單方面讓利,而是強調與中國的合作,甚至提到與中國合作會讓美國更強大,和睦相處總比對立好。

那些聽從美國指揮,試圖打壓遏制中國的美國盟友們,豈不是有一個算一個都成了小丑?

顯然,經過幾輪中美貿易摩擦,特朗普也懂得了一個道理,用中方的話來說就是中美合則兩利。

在白宮發佈的具體措施裏,同樣也提到了中方將實施的行動,其中詳細列出中國將在今年最後兩個月購買至少1200萬噸美國大豆,並將在2026年、2027年和2028年每年至少購買2500萬噸大豆。

(美國大豆還等着出口)

所以說美方確實沒法不着急,因爲他們不行動,不給出一個態度,中方必然也不會行動,中美可能就得這麼僵着。

然而,今年已經沒剩多少個月了,美方必須得趕在今年結束之前,促成中國購買美國大豆,否則成千上百萬噸的美國大豆,可就要爛在糧倉裏。

這也是特朗普提到的,“與中國合作會讓美國更強大”最生動的體現。

特朗普還急着拿與中方達成的協議,來向他的鐵票倉邀功,美方自然是要儘快行動。

當然了,對於特朗普,我們也要有清醒的認知。他現階段這麼說,除了意識到中美合作的重要性以外,顯然還有其他政治目的。

我們知道,特朗普以對“中國強硬”著稱,可這幾輪貿易摩擦下來,卻屢次向中國讓步,這顯然不利於他在MAGA裏的聲望。

也因此,特朗普突然說出“中美合作會讓美國強大”的事實,也是希望說服他的鐵票倉以及MAGA們,他答應與中方達成協議,並非對中國軟弱的表現,而是爲了讓美國保持強大,以獲得鐵票倉和MAGA的理解,以免被打上對華示弱的標籤。

所以特朗普的清醒和務實能保持多長時間,不能有太高的期待,對美國我們始終要做好他們出爾反爾的預案。

(特朗普的話不能全信)

因此,白宮此次罕見的迅速行動,其動力根源在於迫在眉睫的農業出口壓力和國內政治算計。

特朗普的“合作”表態,更像是一筆基於現實經濟需求的交易,而非戰略上的根本轉向。

他需要儘快兌現中方的農產品採購承諾,以安撫關鍵的農業州票倉,同時爲自己的對華談判成果進行“政治包裝”,避免被國內政治對手貼上“對華軟弱”的標籤。

我們樂見美方採取務實態度,這再次證明“合則兩利”是顛撲不破的真理。但與此同時,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具有極強的交易性和短期性。

一旦其國內政治需求發生變化,或者自認爲籌碼足夠時,今天的“合作”很可能迅速變回明天的“極限施壓”。中方既要抓住機遇推動經貿關係的穩定,更要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做好萬全準備,以應對任何可能的反覆與變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