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60歲,如果兒女不在身邊,要跟3種“親戚”多走動,這是遠見

由 奶豆爸爸聊育兒 發佈於 親子

'25-07-14

在網上看到一個詞,叫作“斷親潮”。

說的是現在有不少人,主動減少與親戚的聯繫,甚至斷絕往來的一種現象。

回想起小時候,讓人不禁一陣恍惚。

在我們兒時,親戚之間的來往走動十分頻繁。

無論是春種、秋收,還是蓋新房、打地基,彼此都會伸出援助之手,流露着濃濃的血緣之情。

可隨着時代發展,互相需要幫襯的地方少了,貧富差距的懸殊大了,大家也都逐漸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

久而久之,見面次數屈指可數,關係自然就疏離了許多。

可話說回來,從歲月長河俯瞰人生,一旦過了60歲,從工作崗位上退了下來,身體機能逐漸衰減,那麼“親戚”二字的含金量,往往會驟然上升。

尤其是當兒女因事業或家庭遠在他方,不在身邊,也無法承歡膝下的時候,擁有靠譜的親戚,常常是晚年的最大保障。

當然,不是說所有的親戚,都值得依賴和交心。

但如果是以下3類親戚的話,那麼過了60歲,一定要多走動。

這不是功利,而是對自己的負責,也是一種遠見。

01.念別人好,懂得感恩的親戚

老話說:升米恩,鬥米仇。

在親戚之間,像這種情況,也經常出現。

就比如有的人以血緣關係爲紐帶,理直氣壯、肆無忌憚的從親戚那裏索取一切。

你若是滿足他的心願,那皆大歡喜。

可若是無力承擔,這類人就會顯露本來的面目,對你之前的付出毫無感恩之情,甚至四處編排你的壞話,毀掉你的名聲。

這類親戚,猶如浸骨之蟲,處處透着冷漠、自私與貪婪。

若是遇到,不僅要防備,而且要遠離。

但在生命中,還有一種親戚,卻與之相反。

他們把別人的善意刻在骨子裏,念人的好,又知感恩。

就像我的一位表舅,早些年日子過得很苦,一家老小,喫了上頓沒下頓。

無奈之下,只能四處求人。

那時,我父母看他們一家人不易,只要打下莊稼、磨了新面,總會送給她們一些。

慢慢地,哪怕不是直系親屬,卻也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

這些年,表舅一家過得鬆快了許多,只要空閒了就會去我家裏轉轉,每次去都不空手。

尤其是他們家種的蘋果、桃子,往往第一茬,都會帶給我爸媽嚐嚐鮮。

如今我爸媽也年紀大了,身體大不如從前,但有時只要在短視頻上看到他們和表舅一家在一起熱鬧的場面,我都能安心不少。

所以說,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擁有一個懂得感恩的親戚,那無疑是晚年最寶貴的財富。

不但能在關鍵處幫襯一把,而且老人孤單時還能有個人說話。

02.不拜高踩低,正直善良的親戚

俗話說: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有錢人。

在日常生活中,像這種貪慕虛榮、嫌貧愛富的人,也不乏少數。

他們往往會在你風光時蜂擁而至、極盡諂媚,可若你一旦落魄,他們便一擁而散,毫無半點感情。

就像我們老家的李大爺,早些年在生意場上混的風生水起,連身邊的親戚都跟着沾了不少光。

那時候,他的表弟跟他往來最密切,三天兩頭的就帶着好酒、好煙上門拜訪。

可後來,因爲資金週轉問題,而落了個一敗塗地的下場,哪怕是賣房賣車後,仍舊欠了不少外債。

身邊的親戚知道後,都竭盡所能的拉上一把。

可唯獨那個表弟,卻唯恐避之不及,不但沒露面,還到處說李大爺的壞話,落井下石。

所以說像這類親戚,最好不要深交。

他們表面上深諳“人情世故”,可實際上卻是“利益爲先”。

而反觀那些不拜高踩低的親戚,看重的則是你這個人,而不是你的社會標籤。

他們會在你被誤會時幫你說話,在你被欺負時爲你撐腰,也無論你是貧是富,都保留做人最起碼得那份善良。

而這,往往比金錢珍貴的多。

尤其是對於過了60歲,到了退休年紀的人,若是能擁有這樣一個親戚,那無疑會爲晚年的幸福增色不少。

03.願意雪中送炭,不說風涼話的親戚

我有位讀者曾分享過她的故事。

她說有段時間,自己要去國外出差,無奈之下,就把孩子送回了老家,交給母親照顧。

誰知,母親帶孩子出去玩時,一不小心腳下一絆,把小腿摔成了骨折。

自己知道消息時,還在異國他鄉,母親要住院、婆孫倆無人管的問題,讓她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

更可恨的人,家庭羣裏時不時的會冒出一些親戚,指責她不負責任,讓老太太遭罪。

可唯獨,她的姑姑知道後,第一時間給她發私信,讓她忙工作,不要分心。

至於孩子和母親的事情,也由自己一手接管。

這位讀者說,聽到姑姑說出來這些話的時候,她安心了一大截。

說實話,讀者姑姑的所作所爲,與那些不願雪中送炭,還要說風涼話的親戚一對比,簡直高低立判。

也更能看出,誰是真心,誰是假意。

其實,人一旦過了60歲,身體的大小毛病,就層出不窮。

再加上退休後,曾經擁有的名利、地位、資源,也已是過眼雲煙。

而越是這個節骨眼上,越是能看清人性、辨得清情深情淺。

所以說,那些無論世事如何變遷,是窮困潦倒還是無限風光,都願意付出真心待你的親戚,最終才能陪你走過更遠的路。

《增廣賢文》裏有句話是:

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但我想說,這世上總有些厚重的人情,總有些不變的真心。

尤其是過了60歲,子女不在身邊不是遺憾,而是提醒我們,要把目光從“子女身上”收回到“身邊人”上。

多和念舊感恩的親戚走動,多和正直善良的親戚往來,多和雪中送炭的親戚親近,因爲他們,纔是你歲月裏的靠山和底氣。

最後,願你身邊,總有這樣的幾盞燈:

他們以血緣關係而締結,以真誠相待爲紐帶,爲你始終亮着柔和溫暖的光。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