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3個原因很暖心,你別弄錯了

由 布穀媽媽 發佈於 親子

'25-07-16

一個家庭裏,如果老人和媽媽一起帶孩子,那大部分媽媽,會聽到以下這樣的話:

“怎麼你一回來,孩子就不乖了?你剛不在,他跟着我,可聽話了,不哭不鬧的。”

“孩子都被你慣壞了。”

聽到這種話,媽媽也很是疑惑:“難道真是我太寵孩子了,導致他一看見我,就脾氣不好?”

我們先別急着自責,“媽媽在,孩子就不乖”這種情況,真不是某一個媽媽會遇到,而是時有發生。

那爲什麼會這樣呢?

3個原因很暖心,你別弄錯了。

一:孩子最信任的人是你

你會跟你最好的閨蜜口無遮攔:

“你穿這個顏色不好看,還是上次那個藍色襯你。”

“這個包不錯哎,來,快借我背兩天。”

“你再胖下去,狗看見你都嫌棄。”

但是,以上這些話,你不會跟一個剛見面的人,或者不那麼熟的人說是不是?

爲什麼呢?

因爲你知道,跟閨蜜說這些,她不會生氣,也不會覺得“你是不是有毛病”,更不會因此而說你、兇你。

也就是說,在閨蜜面前,你是“安全的”。你信任她,也相信她的反應不會太激烈。

但如果是不咋熟的人,你不知道他會是什麼反應,更不知道,會帶來什麼後果。

又或者,你完全知道,在一個不熟的人面前這樣“放肆”,會帶來一些不好的後果。

孩子的行爲,也是一樣的。

我們是孩子的媽媽,不管他再怎麼鬧騰,他都知道:

“媽媽是愛我的,是能包容我的小脾氣、小任性,是能理解我的感受,並且願意尊重、接納我的感受。”

所以,不舒服了,他敢跟你哼哼;

不開心了,他敢有小情緒、小脾氣;

生氣了,他敢發脾氣。

雖然奶奶也是家人,但在孩子那裏,天然“最親的人”,是媽媽。

他感覺最安全的那個人,也是媽媽。

也就是說,媽媽是孩子的“安全基地”。在這個基地裏,他可以放鬆自己,不需要刻意表現得“懂事”、“乖巧”。

所以,當孩子一看到你,就表現得“不乖”、“不聽話”時,別急着懷疑自己。

相反,你要知道,孩子之所以這樣,恰恰是因爲他最信任你、最依賴你。

二:是在向媽媽求安慰

我一朋友說,她發現一個奇怪現象。

每次下班一回家,兒子就特別“作”:不停地粘着她,一刻也不分離。一點小事就哼哼唧唧,一點不如意就掉眼淚,那心跟玻璃一樣。

奶奶也很納悶,孩子白天在家挺好的啊,也不哼唧,自己能喝水、穿衣、收玩具,可省心了。

怎麼媽媽一回,孩子就跟變了個人似的?

朋友不知道的是,孩子之所以這樣,其實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說:“媽媽,我想你了。”

孩子白天在家,想媽媽了也只能憋着,熬過漫長的等待;

做錯事了可能不被理解,只能把小委屈藏在心裏。

這些藏起來的情緒,他都只等媽媽回來後,再一股腦兒釋放。

而通過“不乖”、“搗蛋”的方式,他就能獲得媽媽的關注和關心,從而彌補白天缺失的那部分。

三:他對每個人定位不一樣

別看孩子小,但其實,他對每個人的感覺,是非常精準的。

如果爸爸平時比較嚴肅、不慣着他,那跟爸爸在一起時,自然而然地,他就乖巧聽話。

不然,把爸爸惹急了,後果可能不那麼友好。

但如果媽媽平時溫柔、耐心十足、非常包容孩子,那孩子就知道,在誰面前要“守規矩”,再誰面前可以“肆意”一些。

這並不是說,孩子更尊重爸爸不尊重媽媽。

只是他們覺得,在媽媽面前,可以更放鬆一些,可以“做自己”。但在別人面前,就需要更聽話一些。

每個人給他的感覺不同,他就會做出不同的行爲。

四:如何應對孩子的“不乖”?

雖然孩子在媽媽面前“不乖”,是因爲信任和依賴,那我們該如何回應呢?

①情緒來了,先接住

孩子情緒一上來,我們先別急着“講道理”,也別急着“壓制”他,比如吼他“別哭了!”、“你怎麼這麼不懂事!”

他鬧,是因爲有些情緒,他不知道怎麼說,就只能用“哭鬧”來表達。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這樣說:

“是不是因爲一天都沒見到媽媽,你很想媽媽,所以就哭了?”

“媽媽在,你想哭就哭一會兒,哭完我們再說。”

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這樣更能教孩子成長。

②等情緒過去,再立規則

很多時候,我們習慣“孩子一鬧就講道理”。

但小孩子的大腦,還沒發展到能在情緒激烈時“聽進去道理”。

我們一定要等孩子平靜下來,再蹲下來,平視他說:

“剛纔你把水杯扔了,媽媽知道你不高興。但以後不高興,我們可以說出來,不用扔東西。”

“你說出來我才知道你怎麼了,如果你只發脾氣,媽媽就沒法幫你呀。”

這樣既不寵着,也不壓着,是孩子最能接受的方式。

③設立邊界,但要溫柔、有底線

“媽媽我還要看動畫片!”

“媽媽你不許走!”

“媽媽我要喫糖,現在就要!”

面對這種反覆出現的“試探”,我們要做到邊界清晰。哪怕孩子哭,也要溫柔堅定地告訴他:

“媽媽知道你現在很想看,但現在是睡覺時間了。”

“我知道你不想跟我分開,我保證,喫了晚飯,我立刻就回來了。”

溫柔,但堅定地立規矩,孩子慢慢就有了秩序,也就有了安全感。

“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這種情況,你有遇見過嗎?你是怎麼回應的呢?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