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被特朗普激怒,下令一直打到西方求和,特朗普“光速服軟”

由 足智多謀的史論 發佈於 歷史

'25-07-17


哎呀,這個標題聽起來挺炸裂的,對吧?咱們來聊聊2025年7月中旬那場俄烏風波,特朗普突然給俄羅斯下了50天最後通牒,結果普京那邊直接硬剛,命令部隊繼續猛攻,直到西方那邊扛不住求和爲止。特朗普呢,剛開始氣勢洶洶,隔天就改口風,否認一些先前傳出的狠話,這事兒讓很多人覺得他服軟得太快了。整個過程暴露了國際政治的那些貓膩,實力對比、利益糾葛啥的,都擺在檯面上。

先說說特朗普的通牒是怎麼來的。2025年7月14日,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見北約祕書長呂特,兩人聊了聊俄烏事兒。特朗普直接放話,如果俄羅斯不在50天內跟烏克蘭籤和平協議,美國就對俄羅斯徵收100%的關稅,還會對所有買俄羅斯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的國家加徵次級關稅。這可不是小打小鬧,俄羅斯的能源出口佔了它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2024年光石油天然氣就賺了2824億美元。要是真這麼搞,俄羅斯經濟得挨重錘,軍隊打仗的錢都可能不夠用。特朗普還說,會馬上給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不光是防禦性的愛國者導彈,還有進攻性武器,能直接打到莫斯科那種遠程導彈。

這話一出,外界都覺得這是特朗普對普京的最後通牒,畢竟他上臺前吹噓過24小時就能停火,現在看來是急了。 他之前跟普京通電話,覺得聊得挺愉快,可掛了電話俄羅斯導彈就飛向烏克蘭了,特朗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直言,光說不練沒用,得有行動。 這轉變從溫和調停變成了施壓逼和,英國金融時報15日報道,特朗普甚至問澤連斯基能不能打擊莫斯科,澤連斯基說只要給武器就行。 特朗普愛用貿易施壓這招,對盟友敵國都一樣,這次明顯是想用經濟大棒逼俄羅斯就範,實現他的停火承諾。

普京那邊反應可沒那麼配合。收到通牒後,普京直接下令部隊持續進攻,直到西方和烏克蘭接受所有條件才停火。這些條件包括烏克蘭割地,在伊斯坦布爾談判中俄羅斯早就提了,但澤連斯基不可能答應,因爲那會讓他成烏克蘭的罪人。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里亞布科夫15日回應,說美國和北約的任何條件或通牒都不可接受,俄羅斯立場不動搖。 他還批評,美國提供武器援助只會讓衝突加劇,澤連斯基拿到武器肯定全砸到戰場上,停火更遙遙無期。克里姆林宮關係密切的人士透露,普京確信俄軍戰場優勢在增強,烏克蘭防線幾個月內可能全面崩潰。除非烏克蘭重大讓步,否則停火沒戲。 普京對特朗普的失望不在意,也不打算縮減攻勢。俄軍在烏東和烏南地區持續推進,甚至允許指揮部根據前線情況推進到南部城市,攻擊力度加大。

戰場上,俄軍優勢越大,談判話語權越強,等佔了烏克蘭大片土地,澤連斯基就算有美國北約撐腰,也得被迫妥協。 這不是空話,俄羅斯官員和媒體對特朗普的威脅不當回事兒,前總統梅德韋傑夫說這是戲劇性通牒,世界顫抖期待後果,結果好戰歐洲失望了。 外長拉夫羅夫不屑地說,這種50天通牒沒意義,俄羅斯經歷過24小時、100天的,從沒當真。 普京的邏輯簡單:只有強硬到底,才能維護權益,退讓沉默都沒用。

特朗普的轉變來得快。7月15日,他還重申50天期限,沒協議就太糟了,說會徵收100%關稅。 但看到俄羅斯的回應和戰場動向,16日特朗普突然改口,對媒體強調不站在任何人一邊,還否認曾與澤連斯基通話時鼓動轟炸莫斯科。 記者問會不會給烏克蘭遠程導彈,他乾脆說不會那麼做。這兩個“不”跟他14日的威脅大不一樣,態度變快讓人驚訝。白宮發言人萊維特也否認媒體報道,指責斷章取義。 這算不算服軟?很多人這麼看,因爲特朗普嘴上叫嚷制裁,可真把普京惹急了,他就顧忌三分。

烏克蘭那邊,澤連斯基本來等着美國援助,結果特朗普變卦,又白高興一場。24小時內態度變化,讓俄羅斯看透特朗普外強中乾,即便以後再變,也無所謂,跟美國說太多沒用,只有打下更多土地纔是王道。 俄羅斯市場分析師說,市場本來怕嚴重步驟,結果現實軟多了。 這事兒顯示,特朗普的施壓策略在普京這兒不靈,俄羅斯有影子公司艦隊繞過制裁,經濟還能扛住。

整個事件邏輯上說,特朗普想用貿易戰結束衝突,可忽略了俄羅斯的韌性。普京下令一直打到求和,不是一時衝動,而是基於戰場現實。俄軍在東部推進,烏克蘭損失慘重,6月平民傷亡是過去三年最高,232死1343傷,俄羅斯無人機導彈是去年同期的10倍。 普京相信,時間在他這邊,西方援助再多,也擋不住俄軍磨損戰。特朗普的通牒,本意是逼和,結果刺激俄羅斯加大攻勢,外交部說,僅憑提供援助就看出西方沒調停誠意,只想衝突升級。 這內涵挺深,國際政治不是誰聲音大誰贏,得看實力。特朗普變卦,也反映美國內部壓力,國會有法案給總統更多制裁權,但特朗普選擇否認某些報道,或許是不想把事兒鬧太大。 民主黨參議員沙欣說,這步正面但逾期,得長期援助才說服普京結束戰爭。

後續發展呢?俄羅斯沒退步,官員嘲笑特朗普的威脅,繼續無人機打擊回應。 普京下令推進,直到西方求和,俄軍可能在幾個月內發起大攻勢,烏克蘭防線面臨崩潰。 特朗普轉向強調和平需雙方努力,但避免新威脅,轉而處理國內事兒。俄羅斯外長說,這種通牒如過眼雲煙。 這暴露美國在壓力下的猶豫,俄羅斯藉機強化決心,繼續行動,直到佔據更多土地。兩人關係保持緊張,衝突按俄羅斯節奏延續,普京監督進展,特朗普處理內政。

再深挖點兒,這事兒接地氣地說,就是大國博弈的現實版。特朗普想速戰速決,實現承諾,可普京不喫這套,下令打到求和,逼西方低頭。特朗普光速變卦,或許是算了筆賬,制裁俄羅斯會傷及盟友經濟,自己也難受。中國印度巴西土耳其這些買俄羅斯能源的國家,會被次級關稅砸到,全球貿易亂套。 俄羅斯有後手,影子艦隊藏油氣來源,繼續賺錢。 這內涵是,外交不是喊口號,得有可持續的實力支撐。烏克蘭夾在中間,最慘,澤連斯基跟特朗普特使凱洛格聊加強防空,可援助不確定。 俄羅斯市場在特朗普講話後反彈,分析師說預期太悲觀,現實軟。 普京的強硬,讓西方鷹派糾結,CNN說俄羅斯鷹派對特朗普新姿態起初正面,但50天給俄羅斯機會磨損烏克蘭。

從X上的討論看,很多人覺得特朗普被普京玩了。有人說特朗普的通牒是笑話,俄羅斯經濟穩,有中國朝鮮撐腰,烏克蘭防線在頓涅茨克崩。 另有人指出,特朗普給普京50天,正好夏天攻勢結束,他能自誇和平使者,卻啥都不做。 拉夫羅夫說特朗普受歐盟北約不當壓力,俄羅斯能扛新制裁。 這事兒提醒大家,政治家的話聽聽就好,行動才關鍵。特朗普從吹噓跟普京關係好,到失望,再到威脅又變卦,顯示他風格多變。 普京呢,堅持到底,命令打到求和,俄羅斯官員說不care。 整個過程,沒誰被美化,都是利益驅動。烏克蘭繼續捱打,西方援助不確定,俄羅斯推進,結局還得看實力對比。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