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600mm火箭炮提醒了中國:10000多枚紅旗-2別扔,改裝後打臺軍

由 劉白惜 發佈於 歷史

'25-07-18

說起朝鮮的600毫米火箭炮,這東西最近幾年鬧騰得挺大,尤其是2025年5月開始大規模生產KN-25型號之後,外界都盯着看。朝鮮中央通訊社放出照片,顯示這種火箭炮已經進入批量階段,每輛發射車帶六個發射管,直徑600毫米,火箭彈長8米多,重3噸,能打380公里遠,精度控制在幾十米內。這玩意兒表面叫火箭炮,其實性能跟短程彈道導彈差不多,能帶戰術核彈頭,覆蓋韓國全境,包括首爾和美軍基地。爲什麼這麼設計?

因爲它避開了國際上對導彈的限制條約,比如已經失效的中導條約,射程500到5500公里的陸基導彈被管得嚴,但火箭炮就鑽了空子。朝鮮這步棋走得精明,低成本高回報,生產簡單,部署快,對手防禦起來費勁。

中國軍方一看這情況,自然得想想自家庫存。

紅旗-2防空導彈是上世紀60年代的東西,基於蘇聯S-75改進,生產了上萬枚,現在大多退役堆倉庫裏。別小看這些老傢伙,彈長10米多,直徑0.5米,液體燃料發動機推力強,戰鬥部200公斤,本來是打飛機的,射高27公里,射程40公里。

歷史上它幹過不少活兒,比如1960年代擊落過臺灣的U-2偵察機,好幾次在江西、福建上空得手。庫存這麼多,直接扔了可惜,改造一下就能變身地地戰術導彈,射程拉到150公里以上,精度升級到50米內。這不是空談,早就有先例,1980年代中國就把紅旗-2改成CSS-8,出口中東,實戰用過。

改造紅旗-2的思路挺務實,先加長燃料艙,射程就上去了;再換制導系統,從半主動雷達改成GPS加慣性導航,精度提升;戰鬥部從高爆碎裂換成高爆或子母彈,專打地面目標。

成本低,因爲基礎件都在,工廠流水線熟門熟路,不用從頭造新導彈。比起全新開發東風系列,省錢省時。朝鮮的KN-25也這麼幹,結合傳統火箭炮和導彈技術,快速上馬。中國庫存紅旗-2上萬枚,一改造就是一大批戰術武器,夠用幾年。

臺海這邊,局勢一直緊繃,中國大陸如果用改造紅旗-2,針對臺灣軍隊的壓制力就出來了。臺灣防空陣地、港口、跑道這些關鍵點,都在150公里射程內。

從福建沿海陣地發射,導彈低空飛行,避開部分雷達,飽和攻擊一波接一波。臺灣有愛國者導彈,但數量有限,擋不住成百上千枚齊發。紅旗-2改裝版機動性好,發射車能快速轉移,不容易被反制。戰略上,這補充了火箭軍的火力短板,遠火如PHL-03射程300公里,但紅旗-2改裝版更廉價,適合大量投放。

再深挖,朝鮮火箭炮的啓示不止技術層面,還在戰略靈活性。KN-25從2019年首次測試,到2025年量產,中間試射幾十次,射程從200公里逐步拉到380公里,間隔時間從分鐘級縮短到秒級。金正恩親自視察三次,強調連射能力,這東西不光威懾韓國,還可能出口俄羅斯,用在烏克蘭戰場測試性能。

中國紅旗-2改造也能走這條路,融入數字化指揮系統,參與沿海演習。CSS-8早在1980年代服役,射程150公里,精度高,出口後在中東衝突中表現穩定。中國軍方繼續升級,添加新傳感器,提升抗干擾能力。

臺軍那邊,裝備更新慢,F-16V有,但數量不夠,防空導彈如天弓系統覆蓋有限。

改造紅旗-2一出,臺灣東部基地也難躲,導彈從大陸陣地起飛,穿越海峽,摧毀雷達站和指揮中心。成本對比,新導彈一枚幾百萬,改裝紅旗-2只要幾十萬,儲備多,快速補充作戰能力。面對緊急威脅,這方法值錢,尤其臺海需要多層次打擊選項。

歷史看,中國導彈發展從仿製起步,紅旗-2是關鍵節點,1967年定型,生產基礎成熟。改造不光省資源,還延續技術鏈條。朝鮮KN-25模糊火箭炮和導彈界限,中國也能借鑑,避免國際壓力。全球趨勢是這樣,伊朗Fateh-110短程導彈類似,巴基斯坦Nasr也走低成本精確打擊路子。中國庫存紅旗-2別閒置,改裝後直接提升對臺威懾。

戰略影響大,臺海平衡可能傾斜。臺灣買海馬斯火箭炮,射程300公里,但中國改造紅旗-2數量碾壓,飽和攻擊下,臺灣防禦喫力。美軍介入?高超音速導彈威懾在,洲際彈道導彈後備。朝鮮KN-25大規模生產,提醒中國老裝備潛力無限,上萬枚紅旗-2改造後,臺軍壓力山大。

再聊技術細節,紅旗-2原版液體燃料,儲存需小心,但改造加固體助推器,發射準備時間縮短。制導升級用國產北斗系統,精度不輸GPS。戰鬥部多樣化,高爆穿甲打堡壘,子母彈覆蓋區域。發射平臺從固定改成輪式或履帶車,機動半徑大。朝鮮KN-25用履帶底盤,適應崎嶇地形,中國也能學。

經濟角度,改造紅旗-2比造新省一半錢,生產週期短,快速列裝。軍工企業有現成鏈條,工人上手快。出口潛力也大,像CSS-8賣給伊朗、巴基斯坦,賺外匯還測試性能。

臺海應用具體,福建陣地部署,針對臺灣西部港口,一輪齊射癱瘓補給線。臺灣東部山地基地,用低軌導彈路徑繞過防禦。結合無人機偵察,精確定位,提高命中率。火箭軍現有東風-21,但紅旗-2改裝版填補中近程空白。

全球視野,俄羅斯用伊斯坎德爾導彈,射程500公里,精度高。中國改造紅旗-2類似,增強不對稱作戰能力。朝鮮KN-25出口俄羅斯,實戰反饋好,中國也能借此優化。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