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朝鮮,大家腦子裏蹦出的往往是導彈發射、核試驗啥的,總覺得這個國家天天在跟美國、韓國、日本過不去。可要是細想,金正恩在2021年說過一句話,讓人有點意外,他說朝鮮最大的敵人其實不是這些國家,而是戰爭本身。這話聽着簡單,但裏面藏着不少門道,得從朝鮮的實際情況說起。朝鮮這個地方,夾在幾個大國中間,歷史上沒少捱打,戰爭給他們留下的傷疤太深了,所以他們才這麼防備。
先說說金正恩那次講話的具體情況。2021年10月11日,朝鮮在平壤辦了個國防發展展覽會,叫“自衛-2021”,金正恩在那兒發表了看法。據朝中社報道,他明確指出,美國還在製造地區緊張,但朝鮮的主要敵人是戰爭本身,不是美國、韓國或其他特定勢力。 這話不是隨便說說的,朝鮮從1950年的那場戰爭開始,就一直活在戰爭的陰影下。那時候,美國介入朝鮮內戰,導致衝突升級,停戰後也沒簽和平協議,雙方到現在還技術上處於戰爭狀態。朝鮮覺得,要是不加強軍力,隨時可能再來一場大禍。

爲什麼金正恩會這麼說?因爲戰爭對朝鮮來說,代價太大。1950到1953年的朝鮮戰爭,死傷無數,經濟倒退幾十年。戰後,美國對朝鮮實施長期制裁,不讓技術、物資進去,朝鮮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他們發展核武器,就是爲了自保,覺得有了這個,就能讓別人不敢輕易動手。金正恩在講話裏強調,朝鮮不是針對韓國加強國防,而是爲了避免戰爭重演。 這點挺現實的,朝鮮半島這麼小地方,要是再打起來,遭殃的肯定是老百姓。金正恩的意思是,戰爭纔是真禍害,它不分敵我,毀掉一切。

再看看朝鮮和美國的糾葛。美國從二戰後就介入半島事務,分裂了南北。朝鮮建國後,美國一直視它爲威脅,搞制裁、軍演啥的。2006年,朝鮮第一次核試驗,美國反應激烈,聯合國通過制裁決議。從那以後,朝鮮又做了五次核試,2017年那次規模最大。 金正恩上臺後,2018年和特朗普談過兩次,一次在新加坡,一次在河內,但沒談攏。朝鮮覺得美國總想讓它先棄核,卻不給安全保證,所以關係一直僵着。但金正恩在2021年那次講話裏,沒把美國當頭號敵人,而是指向戰爭,這說明他不想主動挑事,更多是求穩。
韓國的情況也類似。南北本來是一個民族,二戰後被美蘇分佔,1948年分別建國。韓國經濟發展快,成了發達國家,朝鮮則專注軍力。兩國互不承認,邊境上天天對峙。金正恩在2021年說,敵人不是韓國,這話有道理,因爲打起來,同胞相殘,誰都不划算。歷史上,韓國也放棄了武力統一的想法,轉而搞經濟。但朝鮮總覺得韓國跟着美國走,聯合軍演就是威脅。2021年那會兒,金正恩還推動過南北對話,2018年和文在寅見了三次,簽了板門店宣言。 可惜,後來尹錫悅上臺,政策變硬,南北關係又涼了。

日本呢?朝鮮和日本的歷史恩怨深,二戰時日本殖民朝鮮,強徵勞工啥的。戰後,日本跟着美國製裁朝鮮,還想插手核問題。朝鮮多次試射導彈飛過日本上空,日本就大肆宣傳威脅,搞導彈防禦系統。金正恩沒把日本單拎出來當敵人,也是因爲他覺得這些國家不是根本問題,戰爭纔是。朝鮮的地理位置太敏感,東北亞中心,誰控制半島,誰就佔便宜。所以,朝鮮總覺得周邊大國都盯着它,發展軍力就是爲了不被欺負。

但話說回來,金正恩的觀點後來變了。2024年1月,他視察軍工廠時,說韓國是朝鮮的主要敵人,要求強化國防和核遏制力。 這變化挺快的,從2021年的“敵人是戰爭”到2024年的“韓國是主敵”,中間發生了啥?主要是國際形勢變了。美國加強了對朝壓力,韓美軍演規模更大,朝鮮覺得安全受威脅。2023年,朝鮮把核力量寫進憲法,強調自衛權。金正恩在2024年1月的講話裏,說如果敵人挑起戰爭,朝鮮會用包括核武器在內的力量懲罰。 這話聽着強硬,但底子還是怕戰爭升級。

朝鮮的核問題已經是老生常談了。從2006年第一次試到現在,國際社會制裁不斷,但朝鮮沒停。2017年試射洲際導彈,能打到美國本土,美國就更緊張了。朝鮮說,核武器是威懾,不是進攻。可美國要求完全無核化,朝鮮不幹,覺得那是自殺。金正恩在2021年講話裏,隱約透出和平意願,說只要安全有保障,就沒必要搞核。但現實是,談判卡殼了,制裁還在,朝鮮只好繼續試導彈。2022年,朝鮮試射18次導彈,包括高超音速的。 2023年,又試了洲際導彈,2024年繼續,最近一次是2024年11月的固體燃料洲際導彈。
現在是2025年7月17日,朝鮮的動靜還沒停。2025年上半年,他們做了幾次導彈測試,2月試了巡航導彈,5月搞了核反擊模擬演習。金正恩親自指導這些,強調準備好應對敵人。 同時,朝鮮和俄羅斯走得近,2023年9月金正恩訪俄,和普京見面,2024年6月普京回訪,簽了戰略伙伴條約。朝鮮還派兵援助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行動,2024年10月部署部隊。 這讓美韓更警惕,聯合軍演增加。

說到底,金正恩2021年的話有道理,戰爭是最大敵人。它不光毀國家,還讓人民苦。朝鮮經歷了太多,從殖民到戰爭到制裁,老百姓日子不好過。發展經濟是關鍵,但軍費佔大頭,核項目耗資源。國際上,朝鮮想提高地位,但核問題擋路。金正恩的領導下,朝鮮強調自立,搞並進路線,經濟和核並重。但現實殘酷,制裁不解,緊張持續。

想想看,半島和平不容易。南北對話斷斷續續,美朝談判沒結果。日本還攪局,宣傳威脅。金正恩的話提醒大家,戰爭沒贏家。朝鮮怕重蹈歷史覆轍,所以軍力優先。但長遠看,和平發展纔是出路。國際社會要是真想解決問題,得給朝鮮安全感,而不是一味壓。否則,緊張循環下去,誰都別想安生。
朝鮮這個國家,小但硬氣。金正恩的回答發人深省,不是簡單喊口號,而是基於現實。敵人不是哪個國家,而是戰爭的邏輯本身。避免戰爭,需要各方讓步。朝鮮的核武是盾牌,但也可能是導火索。希望半島別再打,人民能過太平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