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捱打後,爲啥“哭着就睡着了”?知道原因後,你就不忍打了

由 布穀媽媽 發佈於 親子

'25-07-02

大家聊到孩子睡覺問題時,一位朋友說:

“孩子晚上不睡覺,我有一招,絕對好使,每次我一用,他保準睡着。”

其他人好奇地問:“啥招啊?”

朋友說:“我家孩子只要晚上不睡,我就生氣地打他幾下,他哭着哭着,馬上就睡着了,省心好用。”

很多人表示,確實是這樣,孩子好像在睡前哭一哭,更容易睡着。

但孩子捱打後,爲啥會“哭着哭着就睡着了”?

知道原因後,你可能就不忍心打了。

一:爲啥孩子哭着容易睡着?

當我們看到孩子捱打、哭着就睡着了,可能還會覺得鬆了一口氣:“世界終於安靜了。”

但如果,我們知道孩子的身體和情緒,此刻正在經歷什麼,可能就笑不出來了。

●身體狀態

孩子的神經系統還不成熟,承受能力遠沒有我們那麼強。

一頓打、幾句狠話,對大人來說,可能只是“發個脾氣”。

但對孩子的身體來說,卻是一次小型“災難”。

難受、害怕、哭泣,會讓他們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荷爾蒙飆升,整個人處在高度緊張中。

而孩子根本不知道怎麼疏解這些情緒,只能靠本能來解決——睡覺。

心理學裏有個詞,叫“退行”。

意思是,人在壓力大的時候,會不自覺地退回像嬰兒那樣的狀態,用最原始的方式求安慰。

對孩子來說,哭和睡就是最簡單的方式。

他們不會說:“我現在很難過,也很害怕。”

他們只能用哭來表達,而當哭也沒用的時候,就乾脆關掉一切,縮進自己小小的世界裏,靠睡覺來“自保”。

●心理狀態

還有一點,很多爸媽容易忽略:

孩子捱打的時候,心裏最害怕的,不是身體的疼,而是覺得“媽媽不愛我了”。

孩子天生依賴父母,父母的一句話、一個眼神,就能讓他們覺得,整個世界是安全還是危險。

當我們情緒上來、忍不住動手時,孩子感受到的不是“我做錯事了”,而是“我不被愛了”。

而爲了逃避這種不好的感受,他們就乾脆用“睡覺”來逃避。

●大腦狀態

其實“捱打後哭着睡着”,影響最大的,不是孩子身體或心理,而是他的大腦。

我們每個人睡着後,大腦其實並沒有休息,而是在馬不停蹄地工作。

主要工作的是哪一塊呢?

是記憶。

負責記憶的海馬體,會將大腦中無用的記憶刪掉,將深刻的記憶轉爲“長久”的記憶。

而孩子睡着後,他記憶裏最深刻的是什麼?

不是白天背的那篇課文,也不是白天你爲他準備的一日三餐,而是睡前那種捱打後的不安、緊張和害怕的負面情緒。

這些負面情緒,經過海馬體的“加深印象”,使得孩子體驗更深刻、記得更長久。

負面情緒不但沒被排解掉,還通過睡眠加深了印象,孩子的性格,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他可能變得不那麼勇敢了,不那麼活潑了,不那麼開朗了,甚至可能跟你不那麼親近了。

瞭解了這些,你是不是,就不忍心再睡前打他了?

二:孩子晚上不睡,怎麼辦?

當然,哪有媽媽不愛孩子的,帶娃,難免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

重要的不是永遠不犯錯,而是明白孩子反應的真相,並儘量去控制自己。

當我們多一點理解,少一點衝動,也許就能避免孩子“哭着入睡”了。

①瞭解孩子“不睡”的原因

很多時候孩子睡不着,不是他們不想睡,而是身體和情緒狀態不適合入睡。比如:

白天午睡太久,晚上自然沒那麼困;

臨睡前玩得太興奮,大腦“停不下來”;

心裏有事,比如白天受了委屈、被吼過、被欺負等等;

身體不舒服,餓了、熱了、長牙了,卻又說不清。

孩子的作息和大腦節律還沒完全建立,他們不會像大人一樣“時間到了就犯困”。

如果我們把“不睡覺”當成“唱反調”,就容易生氣。

但如果換個角度看,其實是需要我們幫他們過渡到“可以睡”的狀態。

②孩子的入睡,需要“節奏感”和“安全感”

比起對他一通吼,孩子更需要的是一個可預測、有節奏的入睡流程。

這會讓他們的大腦知道:啊,睡覺時間快到了。

比如,每晚重複以下步驟:

洗澡 → 穿睡衣 → 喝點奶或水 → 講一個小故事→關燈 → 拍拍背或輕輕說話 → 閉上眼睛安靜入睡。

每一步都溫柔而穩定,不急不催,讓孩子慢慢安靜下來。

這個流程不用很複雜,但一定要一致、溫和、有耐心。

剛開始,可能效果不明顯,但堅持下去,大多數孩子的睡眠節奏,便會建立起來。

入睡前的那半小時,我們儘量避免批評和吵鬧,讓它變成親密和溫柔的時光。

③情緒陪伴,比催促管用得多

當孩子說“我不想睡”“我不困”時,其實不是在挑釁,而是在表達某種內在的不安。

有的孩子會在睡前特別依戀媽媽,反反覆覆地叫“媽媽你在嗎?”“你去哪?”

其實他是怕分離。

睡覺對他們來說,像是“暫時離開你”,所以越臨近睡覺越黏人。

這時候我們的耐心陪伴,其實是在幫他們建立安全的心理邊界,讓他們知道:“即使我閉上眼,媽媽也還是在的。”

④不要焦慮,也別“較勁”

當我們越急,孩子也會越有壓力。

這時候,我們不妨放鬆一點。晚睡一點也沒什麼大不了,順其自然。

孩子越感受到我們情緒穩定,他自己也越容易平靜下來。

你家孩子有“哭着哭着就睡着”的經歷嗎?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