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剩2000萬人?比烏克蘭投降更可怕的事情是,再打可能亡國滅種了

由 第一心理 發佈於 心理

'25-11-03

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請知悉

三年前,烏克蘭的人口數量還保持在4300萬的水平,現如今,烏克蘭境內究竟還剩下多少人?

剛獨立時擁有五千多萬的人口規模,到如今流傳着已跌至兩千多萬的說法,這個國家人口的“消逝速率”彷彿被按下了快速播放的按鍵。

人口數量不只是單純地減少,還像水從破損的口子那樣朝着各個方向流淌出去,假如繼續這樣交戰下去,烏克蘭恐怕真的會迎來一個令人恐懼的結局,這結局並非戰敗,而是整個國家變成空殼。

圖 | 逃離烏克蘭的難民

1991年,烏克蘭正式宣告獨立,就在那一年,它的人口數量突破了5000萬,在東歐地區是妥妥的人口大國。

當時的烏克蘭,人口衆多、地域遼闊、資源豐富,廣闊的黑土地如同黃金一般珍貴,鋼鐵廠的機器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港口內貨船來來往往、穿梭不息。

但是人口下滑並不全是因爲戰爭,實際上是從體制出現裂縫的時候就已經顯現,獨立之後,烏克蘭進行經濟轉軌,原有的舊體系徹底崩塌,然而新的體系卻沒有構建起來。

圖 | 逃離烏克蘭的難民

工業設施逐漸老化,工廠紛紛停產倒閉,失業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襲來,年輕人難以承受這樣的現實壓力,選擇晚婚、不結婚,生孩子這件事也變成了一種奢侈的想法。

一直到2014年,烏克蘭的人口數量下降到了大約四千三百多萬,這個時候的烏克蘭,還沒有爆發戰爭,就已經減少了將近九百萬的人口數量。

其實有很多人並沒有在戰爭中失去生命,他們只是離開了自己的故鄉,而這些離開的人,帶走的是一個國家的未來,帶走的是年輕的一代,帶走的是充足的勞動力,帶走的是能夠孕育下一代的年輕人。

圖 | 逃離烏克蘭的難民

2022年2月24日這一天,戰火毫無徵兆地被點燃,僅僅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裏,烏克蘭的人口數量就出現了斷崖式的下跌。

一些聯合國與歐洲的登記數據顯示,在歐洲境內登記註冊的烏克蘭難民人數已經超過了616.8萬,烏克蘭境內還有超過360萬人被迫流離失所,沒有固定的居住之地。

再算上早年就遷出的人口,烏克蘭人口總體流失的規模變得更加龐大,有相關專家經過估算後認爲,目前真正留在烏克蘭境內的人口數量可能已經少於3000萬。

圖 | 戰火下的烏克蘭

戰爭所造成的影響不僅僅體現在士兵身上,國家的經濟被拖入了深深的泥潭,國內生產總值出現暴跌,貨幣面臨着巨大的貶值壓力,市場也陷入了崩潰的狀態。

世界銀行對烏克蘭重建所需資金進行評估後顯示,至少需要5240億美元,這個金額相當於烏克蘭好幾年的國內生產總值之和。

基礎設施被炸燬得一片狼藉,前線有人在拼命戰鬥,後方有人在排隊領取電暖設備,還有普通百姓會因爲一塊麪包而發生爭吵,這樣的景象真是讓人感慨。

圖 | 戰火下的烏克蘭

更爲嚴峻的情況是人道主義危機的爆發,到2024年底,聯合國的數據顯示,烏克蘭有超過1200萬人需要緊急援助,帳篷、臨時搭建的庇護所、斷水、斷電等問題。

竟然發生在歐洲大陸的中心地帶,以前世界上的人們都以爲這樣的畫面只屬於過去,可現在卻活生生地呈現在了人類的眼前,讓人觸目驚心。

烏克蘭難以支撐下去的不僅僅是經濟方面,還有民衆的人心。

圖 | 逃離烏克蘭的難民

年輕的勞動力數量急劇減少,社會結構變得失衡,醫療系統始終處於高度緊繃的狀態,學校不得已進行合併,鄉村逐漸變得空蕩,城市裏老年人口的數量越來越多。

澤連斯基開始做出讓步的表示,他提到,只要美國和歐洲能夠確保烏克蘭的安全,他願意和俄羅斯進行談判,即便是直接和普京對話也可以。

這並非是軟弱的表現,實際上是長時間戰爭帶來的疲憊,是面臨的巨大壓力,是那種“能夠支撐到現在已經算是一個奇蹟”的現實狀況的體現。

圖 |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俄羅斯的處境其實也並不輕鬆,戰線拉得過長,消耗非常巨大,但它和烏克蘭相比,多了人口數量以及戰略縱深這兩方面的優勢。

雙方都心裏清楚,戰爭拖延的時間越久,烏克蘭所遭受的損失就越難以彌補,戰線上那些冷冰冰的數字背後,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力量正在被逐漸抽空。

圖 | 俄羅斯總統普京

現在有一個問題擺在人們面前,烏克蘭還能不能回到擁有4300萬人口的時代?

有一部分人認爲,通過國家重建能夠吸引人口迴流,帶動人潮湧動的局面,但現實情況又是怎樣的?

這個國家缺乏建設所需的資金,缺乏專業的人才,總和生育率也很低,同時還缺乏安全穩定的發展預期,家園被摧毀了,工廠不存在了,兒子也在戰爭中失去了。

僅僅憑藉一句“回來重建祖國”的口號,又有誰願意冒着風險返回家鄉?那些已經在歐洲重新開始生活的母親和孩子,真的會願意回到烏克蘭嗎?

如果這場戰爭繼續進行下去,那麼烏克蘭面前只剩下“透支”,人口處於透支狀態,經濟處於透支狀態,社會處於透支狀態,民衆的信心也處於透支狀態。

圖 | 烏克蘭軍隊

一個國家並不會突然之間就消失不見,而是一點一點地失去血液、失去民心、失去人民,如今這個擁有數千萬人口的國家,在走向未來的道路上,最害怕的不是戰敗,而是整個國家變成空無一人的境地。

戰爭還沒有走到結束的那一步,人口卻已經首先出現了崩潰的跡象,要是再繼續交戰下去,地圖上的國界線或許不一定會發生改變,但生活在這裏的人會變得越來越少。

曾經充滿溫暖的家會變得冷清,廣袤的土地也會變得寂靜無聲,一個國家真正的滅亡,從來都不是代表國家的旗幟被摘下,而是再也沒有能夠撐起這面旗幟的人。

圖 | 烏克蘭難民

未來會發展成什麼樣子?沒有人敢輕易下結論,但烏克蘭此刻面臨的最大敵人,並不在炮火紛飛的前線,而在於不斷減少的人口數據欄裏,繼續交戰下去,這已經不再是一場關於輸贏的爭鬥,而是在國家存在與消失之間所做出的一種選擇。

參考資料:

1.《聯合國:烏克蘭人口減少800萬》2024-10-24 07:55 來源:觀察者網

2.《聯合國:俄烏衝突以來,烏克蘭人口已減少約800萬》2024-10-23 23:42 來源:澎湃新聞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