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列強,竟然慫成了今天這個樣子,可能是很多人沒想到的

由 劉白惜 發佈於 歷史

'25-07-29

埃馬紐埃爾·馬克龍1977年12月21日出生在法國北部亞眠市,那地方不算大城市,但他家境還行,父母都是醫生,從小就讓他接觸不少書本知識。他上學時候挺用功,先在當地耶穌會學校唸書,後來去巴黎亨利四世中學預科班,那學校出過不少名人,他在那埋頭苦讀,爲進大學做準備。1998年他考上巴黎政治學院,主攻公共事務,畢業後2002年又進國家行政學院,這地方專訓高級公務員,他在那學了不少政策管理的東西。

2004年從行政學院出來,他先去財政部當檢查員,幹了幾年,處理稅務和經濟審計的事。2008年他跳槽到羅斯柴爾德銀行,做投資銀行工作,那幾年他參與好些併購案子,比如2012年幫雀巢買輝瑞的嬰兒營養部門,那筆生意讓他在金融圈有點名氣。2012年他轉行從政,當了弗朗索瓦·奧朗德總統的副祕書長,管經濟事務,到2014年升經濟部長,那時候他推動勞動法改革,放鬆企業僱傭規定,惹了不少爭議。

2016年他辭職,創立前進運動黨,自己單幹,宣佈競選總統。那年他到處跑集會,拉選票,2017年5月7日還真贏了,成爲法國史上最年輕的總統,才39歲。剛上臺就搞養老金改革,還處理黃馬甲運動,那場風波從2018年底鬧到2019年,他得應對街頭抗議。2020年新冠疫情來襲,他推行封鎖和疫苗計劃,全國上下都受影響。2022年4月24日他連任,繼續幹下去,處理烏克蘭危機,支持歐盟援助。

到現在2025年7月,他還在位,推動國防預算增加,2025年7月13日他宣佈2026年加35億歐元,2027年再加30億,到時候國防開支達640億歐元,比2017年翻倍。他還去英國談合作,減少對外部依賴。整個職業路子從金融到政壇,他靠教育背景和銀行經驗爬上來,但也面臨不少批評,比如非洲政策調整,撤軍的事讓他在國際上有點被動。

說實話,馬克龍這人起步快,但法國國內經濟壓力大,他改革總被說太急,影響普通人生活。不過他堅持自主外交,在歐盟裏想當領頭羊,只是非洲那邊接連失利,讓他形象有點打折。

法國在非洲的影響力這些年下滑得厲害,特別是尼日爾那事。2023年7月26日,尼日爾總統衛隊發動政變,扣了總統巴祖姆,軍人接管權力。法國馬上表態不支持,馬克龍說要恢復憲政秩序,還支持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立場。那時候西共體威脅軍事幹預,馬克龍在背後鼓勁,說法國部隊調動只聽巴祖姆命令,不會跟政變方談。

政變軍人給法國下通牒,讓大使滾蛋,法國先不理。8月,西共體開會討論干預,法國外長重申完全支持巴祖姆政府。9月G20峯會,馬克龍被問到動武的事,他說如果打也是幫西共體,或者響應巴祖姆要求。尼亞美街頭抗議法國的人越來越多,政變方說法國在西共體國家集結部隊,準備侵略。

僵持兩個月,2023年9月24日,馬克龍在電視上宣佈撤大使和1500名士兵,到年底結束軍事合作。他承認尼日爾政權不再想打恐怖主義,法國沒法繼續。撤軍從10月5日啓動,第一批部隊走,法國軍方跟政變當局協調,士兵分批離開基地。過程中沒衝突,法國部隊把裝備運走,尼日爾軍人接管。12月22日,最後一批撤完,法國在薩赫勒地區失去重要據點。

這事對法國打擊大,因爲尼日爾鈾礦關鍵,法國核電70%靠鈾,一半從尼日爾來。政變前法國公司Orano控制Somair礦,價格便宜,政變後供應中斷,價格漲,法國能源成本上去了。外媒說法國非洲結束了,影響力挫敗。西共體干預計劃也黃了,沒動靜。

法國沒開槍就退,顯示實力不夠硬。之前在馬裏和布基納法索也撤過軍,2022年從馬裏走,2023年從布基納法索撤,現在尼日爾又這樣。非洲國家看在眼裏,覺得法國管不住事。馬克龍起初強硬,結果讓步,暴露法國在新形勢下維持殖民遺留影響力的難處。

沒想到法國這個老牌列強,在非洲接連喫癟,昔日後院一個個獨立出去,法國只能乾瞪眼。這不光是軍事,還牽扯經濟,鈾礦斷了,核電得找新來源,成本高了,法國人日子也受影響。

撤軍後,2024年1月2日法國關了駐尼日爾大使館,外交徹底斷。西共體2月24日解除對尼日爾制裁,關係緩和。尼日爾軍政府轉向新夥伴,2024年6月吊銷Orano在伊穆拉倫礦的許可,2025年6月20日正式國有化Somair鈾礦,國家全控,法國公司股份沒了,得補償但損失大。法國核燃料供應得從別處補,蒙古國那邊談開採,但短期內價格波動大。

法國在非洲繼續收縮,2022年完成馬裏撤軍,2023年布基納法索和尼日爾,2024年12月從乍得撤第一批,到年底全走。塞內加爾新總統法耶上臺後,要求法國撤,2025年從3月開始移交基地,7月17日最後蓋萊營交給塞方,法國在塞內加爾軍事存在結束。科特迪瓦總統瓦塔拉2025年新年說要讓法國軍走,基地減到600人。加蓬和吉布提基地也調整,法國總駐軍從2300多降到少得多。

馬克龍應對這些,推國防預算增加,2025年7月13日講話說2026年加35億歐元,2027年加30億,到640億歐元,提前三年完成翻倍計劃。重點重組軍隊,減少非洲依賴,轉向歐洲和印太。他還談殖民賠償,2025年巴黎會議上討論對尼日爾過去的事承認責任。

到現在2025年7月21日,馬克龍還在總統位,任期到2027年。他處理歐盟事務,能源轉型,找新鈾源。但非洲影響力弱了,國家像馬裏、尼日爾轉向俄羅斯或別人,法國在薩赫勒沒立足點。整個過程顯示法國戰略收縮,昔日列強地位動搖,經濟上鈾礦國有化讓核電壓力大,政治上馬克龍得調整對非政策。

說白了,法國這些年非洲敗局連連,從撤軍到丟資源,馬克龍得面對現實,國防加錢是補救,但根子在殖民歷史和當地反法情緒。非洲國家追求獨立,法國再強硬也擋不住潮流。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