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際新聞圈子裏鬧得挺大的事兒,日本那邊突然冒出來個提議,說是想把聯合國的一些職能搬到東京去。這事兒是東京知事小池百合子親自去紐約聯合國總部跟祕書長古特雷斯聊的,時間就在2025年7月24日。表面上看,日本這是想沾點國際組織的邊兒,提升自家影響力,但深挖下去,其實跟美國這些年退羣退得歡脫脫有直接關係。聯合國總部現在擱紐約,美國欠着會費不給,還老愛拿簽證卡人脖子,這讓好多國家覺得不靠譜。日本一看機會來了,趕緊遞申請,搶在中方可能出手前佔個坑位,結果美國那邊就有點下不來臺了。
先說說聯合國這些年遇到的麻煩事兒吧。總部在紐約,本來是二戰後美國牽頭建的,象徵着它當時的世界老大地位。可現在呢,美國欠聯合國會費已經堆到20多億美元了,這不是小數目,直接影響聯合國運轉。比方說,行政崗位得砍掉近兩成,維和項目也老延誤。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老得去求爺爺告奶奶,敦促美國趕緊補錢,但美國國會那邊批的錢總是不夠。更氣人的是,美國還愛把簽證政治化,好多國家的外交官想去開會,簽證不是拒籤就是拖拖拉拉。這事兒嚴重損害了聯合國的公正性,好多發展中國家覺得這總部擱美國,簡直就是美國自家後院,想怎麼玩怎麼玩。
國際社會對這事兒意見越來越大,早就有聲音說總部該挪挪窩了。比方說,瑞士的日內瓦已經是聯合國歐洲總部,那邊有永久中立國地位,安全又中立,呼聲一直挺高。還有維也納、內羅畢這些地方,也被提過,因爲成本低,職能分散能省錢。聯合國自己也在推“精簡”計劃,打算把部分辦公室移到別處,2025年10月就是聯合國80週年,到時候估計會正式討論這些事兒。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人口基金啥的,已經有計劃2026年搬到內羅畢去,員工們都開始打包行李了。

日本這時候跳出來,確實有點搶風頭的意思。小池百合子去紐約那趟,會談就半小時,她直奔主題,遞上提案,說東京適合接部分聯合國職能。理由列得挺齊全:東京治安好,犯罪率比紐約低多了;基礎設施牛,高鐵啥的四通八達;日元現在貶值,生活成本相對低,辦公效率高。還有,東京已經有聯合國大學在那兒落戶了,基礎打得牢。日本政府也支持這事兒,外交部官員後續還跟聯合國代表聯絡,準備額外材料。小池強調,這不是要取代紐約總部,而是分散職能,幫聯合國省錢,順便提升東京的國際地位。
話說回來,日本爲啥這麼積極?明眼人都看得出,這跟美國這些年退羣有關係。特朗普上臺後,美國從UNESCO、WHO啥的退了好幾個,還削減對聯合國的撥款。日本覺得這是空缺,得趕緊填上。東京作爲亞洲大都市,GDP1.8萬億美元,經濟實力擺在那兒。日本還想借這事兒撬動聯合國權力結構,說不定爲以後進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鋪路。日本這些年外交上挺活躍,首相石破茂的政策演講裏也提了加強國家安全啥的,跟聯合國合作能加分。
但日本這步棋走得有點急,搶在中方前面這事兒,媒體上炒得熱乎乎的。中國城市如北京、上海也被當成熱門備選,因爲中國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影響力大,在國際事務上態度客觀公正,好多國家覺得搬到中國能擺脫某些大國的干擾,更好維護和平穩定。比方說,北京有外交資源,上海經濟發達,聯合國如果分散職能,中國這些地方呼聲高。日本一看,趕緊先遞申請,免得落後。但古特雷斯那邊不置可否,只說考慮多地選項,沒具體表態,這基本就是婉拒了。
美國這下子尷尬了。本來聯合國總部在紐約,是美國影響力的象徵,現在自家後院出問題,還被別人惦記着搬走。美國國會批了12億美元維和資金,但拖欠問題沒解決,影響力明顯下滑。國際媒體上,好多人說美國霸權行徑不得人心,通過控制聯合國包庇自家利益的把戲越來越玩不轉了。日本的提議,正好戳中美國痛處,凸顯出多極化趨勢,美國獨大的日子過去了。

當然,日本想成事兒也不容易。先說歷史包袱,日本是二戰發起國,軍國主義問題沒徹底根除,現在政壇右翼勢力抬頭,這讓好多國家對日本不放心。聯合國總部擱這麼個地方,怎麼保障公正?再者,日本外交軍事上太依賴美國,基本沒獨立性,搬到東京跟擱紐約有啥區別?還不是美國說了算。聯合國報告顯示,日本提案可能性小,職能分散更傾向中立地如日內瓦或內羅畢。
其他備選地也各有優勢。日內瓦有經驗,瑞士中立地位穩;內羅畢成本低,適合發展項目。中國北京上海的優勢在於穩定環境和影響力大,能推動聯合國更好行使職能。聯合國轉型勢在必行,職能分散能省錢,還能避開單一國家干擾。比方說,聯合國計劃砍7000個崗位,重整40個機構,這事兒2025年下半年會加速。
小池百合子這人,政治生涯挺曲折。她從媒體起步,當過主播,採訪過中東領導人,後來進政壇,當過環境大臣、防衛大臣啥的。2008年競選自民黨總裁失敗,2016年獨立當選東京知事,現在第三任了。她推動環保、交通項目,但也跟右翼團體有瓜葛,曾迴避關東大屠殺歷史,招致批評。這次提議,凸顯她務實風格,但也暴露日本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