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姬勝德和徐增平這兩個人,可能不少人覺得有點耳熟,但又說不上來具體咋回事。畢竟一個是曾經軍方的高官,一個是爲國家買航母的商人,身份差得挺遠。可2020年,徐增平跑去看望剛保外就醫的姬勝德,這事兒一出來,網上議論紛紛,有人覺得是情誼,有人覺得不妥。
姬勝德是誰?從高官到囚犯的跌宕人生
姬勝德這人,1945年出生在北京,背景可不簡單。他爹是姬鵬飛,老一輩人可能知道,這位是開國功臣,後來還當過國務院副總理。靠着這層關係,姬勝德從小就順風順水,進了軍隊後一路高升,最後坐到了總參情報部常務副部長的位子,還被授予少將軍銜。總參情報部是幹啥的?說白了就是負責軍事情報的,接觸的都是國家機密,權力大得很。
可權力大了,麻煩也多。90年代末,姬勝德攤上大事了。1999年,他被查出涉嫌倒賣軍產、收受賄賂,甚至還泄露國家機密。這可不是小打小鬧,直接牽扯到國家安全。剛被抓的時候,他還挺硬氣,覺得自己有老爹撐腰,沒啥大不了。可同一年,姬鵬飛去世了,他沒了靠山,態度立馬軟了,開始配合調查,還供出了一些涉案人員,包括一個間諜網絡。

這事兒鬧得挺大,最後法院判了他死刑,緩期兩年執行。不過因爲他在獄裏表現還行,又揭發了不少問題,2002年改成了無期徒刑。後來他身體越來越差,得了嚴重的心臟病,2020年被批准保外就醫。這時候的姬勝德,已經不是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高官了,頭髮白了,走路都得拄拐,日子過得挺淒涼。
姬勝德的案子,當年可是個大新聞。他的罪行不光是貪點錢那麼簡單,倒賣軍產、泄密,這些都是實打實損害國家利益的事兒。所以後來提起他,大多數人印象都不好,覺得這人把自己的前途和國家的信任都糟蹋了。
徐增平是誰?爲國買航母的“愛國商人”
再說徐增平,這位就完全是另一路人了。1952年出生在山東,家裏條件一般,沒啥顯赫背景。1971年他參軍,在濟南空軍幹了幾年,後來調到廣州體工大隊當運動員。80年代初退伍後,他沒選擇安穩過日子,而是跑去香港闖蕩。那時候香港正是經濟起飛的時候,徐增平抓住機會,1988年成立了創律集團,做電器、地毯、農副產品生意,賺了不少錢。
不過讓他真出名的,還是1998年那樁大事——買“瓦良格”號航母。這事兒得從頭說起。當時中國海軍想弄艘航母,可國際上盯着咱們的國家太多,直接買肯定不行。1991年蘇聯解體,烏克蘭接手了“瓦良格”號,這艘船造了一半就停工了,成了燙手山芋。烏克蘭想賣,但西方國家不希望中國拿到,各種卡脖子。

1998年,機會來了。海軍副司令員賀鵬飛找到徐增平,說能不能通過民間渠道把這船弄回來。徐增平一聽,覺得這事兒有挑戰,但也值得幹。他用創律集團的名義出面,對外說是買來改成海上賭場。其實誰都知道,這藉口糊弄不了多久。競標過程麻煩得很,烏克蘭那邊出爾反爾,西方國家暗地裏使絆子,徐增平帶着團隊跑前跑後,差點把家底都掏空了。最終他花了2000萬美元,把船買了下來。
買是買了,運回來又是一場硬仗。土耳其卡着博斯普魯斯海峽不放行,徐增平又得去談判,花了整整20個月,各種外交斡旋,最後才把船弄到中國大連。2012年,這艘船改建成了“遼寧艦”,成了中國第一艘航母。徐增平也因爲這事兒被捧上天,大家叫他“愛國商人”,2008年還當選了全國政協委員。
不過徐增平自己說過,這事兒沒那麼簡單。他不是啥大英雄,就是趕上了機會,想爲國家做點事。當時他手頭資金不夠,還找了不少人幫忙,甚至跟銀行借了錢,壓力大到睡不好覺。能成事兒,除了他自己的魄力,背後還有不少人支持。
徐增平探望姬勝德,咋回事?
2020年,姬勝德剛保外就醫沒多久,徐增平就跑去北京看他了。這事兒本來挺低調,可因爲兩人的身份太敏感,還是傳開了。姬勝德住的地方挺普通,就是北京那種老式住宅樓,徐增平拎了點東西上門,倆人聊了一會兒。這一看似簡單的探望,卻讓不少人炸了鍋。
爲啥敏感?姬勝德可是個犯了重罪的人,雖然保外就醫了,但名聲早就臭了。徐增平呢,好歹是個公衆人物,買航母的事兒讓大家對他評價挺高,他這時候去看姬勝德,難免讓人覺得有點“站隊”的意思。網上有人說:“徐增平這是幹啥?跟這種人走近乎,不怕把自己名聲搞壞?”也有人覺得沒啥:“人家可能就是念舊情,犯不着上綱上線。”

那徐增平爲啥要去呢?這得從“瓦良格”那事兒說起。當時徐增平買航母,雖然是民間身份,但背後肯定得有軍方支持。姬勝德那時候是總參情報部的副部長,手裏有資源,能調動的渠道不少。據一些公開資料推測,他在情報收集和協調上幫了忙。比如烏克蘭那邊的情況、西方國家的態度,這些情報對徐增平的談判至關重要。有傳言說,姬勝德還通過一些祕密渠道,幫着化解了外方的壓力。
當然,這只是猜測,具體細節沒啥官方說法。可有一點能肯定,徐增平和姬勝德在“瓦良格”項目上是有交集的。徐增平後來也提過,當年要是沒軍方某些人的支持,他一個人折騰不下來。姬勝德就是其中一個關鍵人物。所以2020年這趟探望,可能是徐增平覺得欠了人家一份情,想趁對方還在世的時候去看看。
可能的原因:情誼還是利益?
徐增平去看姬勝德,到底是啥動機?咱得掰開了聊聊。第一種可能,就是純粹的個人情誼。買“瓦良格”那幾年,徐增平和姬勝德肯定沒少打交道。姬勝德雖然後來犯了事兒,但之前畢竟是幫過忙的。徐增平這人看着挺講義氣,覺得老夥計落魄了,自己不去看一眼,心裏過不去。
第二種可能,是兩人之間有更深的關係。徐增平在香港做生意,姬勝德管情報,倆人可能在某些項目上有過合作。90年代那會兒,軍隊和商界的界限沒現在這麼清楚,有些人利用職務搞點生意也不稀奇。姬勝德倒臺前,沒準跟徐增平有過啥交易,徐增平這趟探望,是不是也有點“還人情”的意思?

不過話說回來,徐增平應該不至於傻到拿自己名聲開玩笑。他好歹是政協委員,公衆形象還不錯,沒必要爲了一點私交把自己搭進去。所以更大的可能是,他覺得這事兒沒啥大不了,就是去看個老熟人,順便表達一下感激。畢竟姬勝德都這把年紀了,又病得不行,翻不了啥浪。
徐增平探望姬勝德,網上反應兩極分化。有人覺得他不夠謹慎,畢竟姬勝德是個負面典型,跟他走近乎容易讓人誤會。還有人直接開噴,說徐增平這是“忘了自己爲啥有今天”,拿國家的信任當兒戲。可也有人挺理解,說人都有感情,徐增平去看老朋友,沒必要上升到啥政治高度。
這事兒對徐增平影響倒是不大。畢竟他買航母的功勞擺在那兒,大家也不會因爲這一趟探望就把他拉下神壇。姬勝德這邊就更沒啥波瀾了,他出獄後基本沒啥存在感,公衆早就把他忘了。

姬勝德保外就醫後,日子過得挺安靜。身體不好,行動不便,基本不出門,靠着點醫療保障過活。曾經的少將風光不再,晚年只能說是將就着過,挺讓人唏噓的。不過想想他犯的那些事兒,這結局也算公平。
徐增平還是老樣子,繼續做生意,也沒退出公衆視野。買航母的事兒一直是他的招牌,探望姬勝德這事兒雖然有點爭議,但沒動搖他的地位。現在他偶爾還會在一些場合講講當年的故事,聽着挺勵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