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建軍節將至。看到不少戰友們發朋友圈,曬軍裝靚照,不免激動感懷起來。一時間想到了帥克的軍旅人生。原本上帥克絕沒想過當兵,也絕無當兵的可能。結果不但當上且穿了一輩子軍裝。真有點應了那句唯心的話:“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之所以說我絕無當兵的可能,最主要的是因爲我家的“成份”不好。我家是“地主”成份,不要說我不可能當兵穿上軍裝,甚至還因爲我家的“成份”問題,直接影響到親戚家的表哥當兵。因此,在我幼小的心理,早已認定我這輩子不可能與“兵”結緣,想當兵無異於天方夜譚!
之所以說我絕無當兵的可能,是因爲那個年代當兵“太熱了”。舉一個例子可詮釋佐證我們老家的這種當兵熱:如果一個部隊的排長,和一個清華、北大的大學生,在同等情況下競爭找對象,那麼姑娘肯定會選這個排長而不會選清華、北大的大學生。這足見軍人當時是多麼的喫香!既然是這麼喫香的事,怎麼會輪到我呢?

小時候寫作文的時候經常會用這句話:自己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其實哪能那麼容易扼住呢?我之所以在當兵概率幾乎爲零的情況下,又能奇蹟般地反轉,這純屬偶然。
當時我正在讀高中準備考大學。一點也不知道徵兵之事。是姐姐告訴我開始徵兵了,她建議我去試一試,還這樣說道:“你趕上了改革開放的好政策,咱們家改了成份,有了當兵的政治資格。反正你也當不上,跟着去參加個體檢,免費檢查一下身體,還可以混頓飯喫,何樂而不爲呢?”姐姐樸實的話,卻恰恰激起了我內心想往外闖一闖的衝動。
然而,儘管我的體檢情況都不錯,但那年我們那一片招的是坦克兵,我身高雖沒問題,但體重卻只有48公斤。而坦克兵對體重要求較之其他兵種要高一些,一般是50公斤以上。這一“硬槓槓”幾乎阻斷了我的當兵之夢。沒想到,接兵的軍醫一眼就看上了我,表示說:“體重不夠,可以不當坦克兵,可以到我那當衛生員”。天吶,這不真是天上掉餡餅嗎!
就這樣,我如做夢一般,穿上了那漂亮的綠軍裝。
到部隊後,我在軍隊的這個革命大熔爐裏淬火、成長。新兵下連後便被分配到司令部機關當打字員。接着考上了重點軍事院校。畢業後在集團軍司令部工作,後又考上國防大學讀戰役學碩士。再後來分配到總部戰略機關工作,直至幹到退休。

回想我的近四十年的軍旅人生,在坦克團當新兵時曾兩次去朱日和訓練基地,因工作突出當兵第一年便榮獲軍旗前照像獎勵(當時這個獎高於嘉獎,低於三等功,後來該獎項取消);在集團軍司令部當參謀時,曾被北京軍區評爲先進訓練個人,並榮立三等功;在國防大學讀研時,因全優成績而提前半年畢業,期間還應邀參加了《粟裕傳》的編寫工作;在總部戰略機關工作期間,因參加重大戰略規劃計劃、重大戰略演訓和重大非戰爭軍事行動,先後榮立過一個二等功、兩個三等功。
說到這裏,或許你覺得帥克有點“凡爾賽”。其實,每名穿過軍裝的人,在自己節日到來的時候,都會有這樣那樣的感懷。這種感懷,是心底間對軍人神聖事業的推崇,是心底間對綠色軍裝的深愛,是心底間對自己軍旅人生的無怨無悔與驕傲自豪!
值此八一節即將到來之際,向所有的戰友們問好!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