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羣家長,帶着一羣孩子在小區玩。
其中一位寶媽,問一個小女孩:“你覺得是奶奶好,還是外婆更好?”
她的回答,讓大家覺得很有意思。
隨後,家長們又問了其他幾個孩子,孩子們的回答,一個比一個暖心。原來孩子的心,纔是最懂愛的。

一:婷婷的回答
婷婷就是寶媽提問的那個女孩,長得白淨,扎着兩條小辮兒,挺乖巧。
她爸媽忙,從小是外婆帶大的。外婆幾乎把她一手拉扯大,她也成天都住在外婆。
婷婷說,她有一次發高燒,渾身滾燙。而那天晚上,爸爸不在,媽媽出差回不來,家裏就外婆一個人。
她迷迷糊糊知道,一晚上,外婆都沒睡,坐在牀邊,隔一會兒就摸她的額頭,喂水,還拿溫毛巾給她擦臉。
她一直喊冷,外婆就給她多蓋幾層被子,摟着她輕聲說:“別怕,外婆在。”
婷婷說,那時候,她只覺得,這輩子,跟外婆最親。
後來她燒退了,卻發現,外婆瘦了一圈。
婷婷說起這件事時,聲音有些哽咽:“等我長大了,我要把外婆接到我身邊,給她買最漂亮的衣服,喫最好喫的東西,我要好好孝敬她。”
孩子的心,其實比我們想象的,要柔軟得多。

二:小宇的回答
小宇是個7歲的小男孩,瘦瘦的,白淨,嘴巴也很甜,成天活蹦亂跳的。
他的家,是典型的“奶奶白天,外婆晚上”模式,兩位老太太輪流陪着他。
奶奶就住樓上,早晨接送,午飯晚飯全包。外婆住得隔了幾棟,但從不缺席,寫作業、講故事、逗笑,事事都不落。
有一天,幾個朋友去他家串門,剛進門,就看到這番景象:
奶奶正在廚房炸丸子,外婆坐沙發上剝橘子,小宇坐茶几前,左右各有一樣好喫的,嘴裏咬着肉丸子,一邊咬橘子,一邊又看電視。
其中一個人問:“你喜歡奶奶做的肉丸子,還是外婆剝的橘子?”
小宇抬頭想了下,憨憨地笑着說:“奶奶做的丸子好喫,外婆剝的橘子也甜,我兩個都喜歡,誰都不想選。”
我笑着說:“那你不怕奶奶和外婆爭着做啊?”
他撅着嘴,一邊咬着橘子,一邊說:“她們都愛我,我都喜歡。”
這孩子,情商挺高。他心裏,是懂得誰對他好的。

三:豆豆的回答
豆豆是個胖乎乎的小男孩,六歲了,長得白胖可愛,走路有點小肚腩,走到哪兒都得扭一扭的。
他從小就是奶奶帶大的,奶奶對他真是寵得不行,幾乎是個“按着規則來”的小皇帝。
奶奶不管做啥,都願意爲他做,給他做飯,陪他玩,啥都給最好的。
不過你別看她愛他,她管得可嚴了。零食不能多喫,動畫片也看得很有限,晚上必須按時睡覺,不能偷懶。
有一次,豆豆去外婆家住了兩天。
外婆心腸軟,管得少,剛到第一天晚上,豆豆就開始鬧:“外婆,我想看動畫片!奶奶不讓我看,外婆你能不能讓我看會兒?”
外婆心軟了,笑着說:“行吧,十分鐘就行,不許看太久。”
結果,十分鐘變成了一個小時。
第二天,豆豆回到奶奶家,一進門就撒歡兒:“奶奶,外婆太好了,她不管我!她讓我喫餅乾,還讓我看了一晚上動畫片!”
奶奶一聽,笑了笑,嘴巴沒說啥,但心裏肯定有點不高興。
可是,沒過多久,豆豆突然跑來,認認真真地說:“奶奶,我最愛你啦。”
奶奶一愣,開玩笑說:“我不准你看電視、不讓你喫餅乾,你不是不喜歡我嗎?”
豆豆歪着小腦袋,認真地說:“我喜歡你,我不想變成鄰居胖胖那樣,一直看電視,結果要戴眼鏡。”
奶奶聽了,心裏一陣酸楚,眼睛溼了,她伸手把豆豆抱在懷裏,半天沒說話。

其實更親近誰,孩子心裏早就有答案了。
誰給他買的東西多,誰的嘴巴甜,誰能說得動他,都不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那些日子,誰陪着他一起喫飯、一起笑、一起走過風雨。
奶奶也好,外婆也罷,孩子心裏其實都知道,誰在他最需要的時候不離不棄,誰在他難過時輕輕拍拍他,誰愛他,就夠了。
孩子往往不捨得選,他們只是希望你們都在他身邊,陪他一起走過每一個時刻。
當他長大了,回頭一看,心裏記得的,永遠是那些溫暖的陪伴。
有一天,他會拍拍你手說:“小時候,有你在真好。”
這話,足以讓你高興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