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少年深夜離家出走!監控拍下揪心一幕,母親哭訴:都是我的錯

由 婚姻與家庭親子營 發佈於 親子

'25-04-23

01

小軍的“功夫夢”急壞媽媽


早晨剛上班,我接到了一位母親的求助電話。她說:“曾老師,請問您有空兒嗎?我兒子小軍要出家,我們急需您的幫助!”放下電話,不到一個小時,小軍媽媽就帶着孩子打車趕了過來。


小軍媽媽今年37歲,在一家物流公司上班。老公是長途貨運司機,經常半個月不着家。夫妻倆都忙,於是把小軍交給奶奶照顧。小軍性格有些內向,不喜歡出去玩兒,朋友也不多。


前幾年,媽媽發現小軍經常捧着手機玩兒遊戲、刷短視頻,有些上癮,便想讓他控制一下,但效果甚微。最近,12歲的小軍突然告訴媽媽,他想去山裏學武功。


最開始,媽媽以爲他在開玩笑,但沒有想到,小軍不知道從哪裏弄來了習武服,經常在家裏穿,還收藏了不少習武用的物件。最近,他做了一件讓父母崩潰甚至驚動派出所的事情。


那天晚上,小軍媽媽做好了飯,左等右等不見小軍回家,電話詢問老師同學,都說早就放學了。小軍媽媽慌了,趕緊發動親朋好友幫助尋找,甚至報了警。在民警的協助下,通過調取監控視頻,發現小軍獨自去了火車站。


一家人趕到火車站,在候車室見到了小軍。小軍告訴媽媽,他想去外省的某山,已經在網上查了路線,也做好了規劃和準備,想過去試一試,看看人家能否收他爲徒。


小軍媽媽一把將兒子摟在懷裏,眼淚直流。接下來的幾天,她每天都睡不着覺,覺得小軍的心理出了問題。通過朋友介紹,她找到了我。


瞭解了大概情況後,我和小軍媽媽表示,想單獨和孩子聊聊。小軍看上去是個很乖順的孩子,有些拘謹。我和他開玩笑:“爲什麼非要離家去學武功呢?在家裏學不行嗎?”


小軍笑了,告訴我他最近經常在手機視頻中看到一些關於習武的畫面,穿着古裝,在青山綠水間生活,學習武術或者古老的文化知識,這樣的生活一定特別有意思。


我問他:“如果真去山裏學武功,還怎麼上學呢?”小軍有些低落地回答:“我不想上學了,沒意思。”


從小軍的敘述中,我得知,他成績不好,跟不上老師的教學進度,期末好幾門功課都不及格,被同學嘲笑,也被父母嚴厲批評。漸漸地,他越來越不喜歡上學,經常裝病逃課。


有一天,他逃學到學校附近的湖邊。清風拂過,他感到一絲輕鬆,想到在視頻中看到的習武場景,心想,如果去山上拜師習武,就能無拘無束、逍遙自在,多好!


我點頭表示理解他的感受,問他學業上的壓力有沒有和父母或者老師講。小軍說自己經常聽爸爸媽媽抱怨工作辛苦,生活不容易,感覺他們的壓力非常大,就不願意再給他們增加煩惱了。


這下,我徹底明白了小軍的心思。一方面,在缺乏溫暖和溝通的家庭環境中,他感到孤獨無助。父母很少和他交流,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缺少三觀方面的引導,再加上父母經常在他面前抱怨日常生活的煩惱,導致他想逃避現實。


另一方面,小軍性格比較內向,沒有好朋友,沒有找到足夠的自我認同。小軍可能認爲去山上拜師習武,大家都是平等的,可以獲得新的身份和歸屬感。



02

釋壓和引導幫孩子迴歸現實


我安慰小軍媽媽不要過於擔心,孩子也許並不瞭解習武意味着什麼,只是單純地被影視劇裏習武的儀式感和寧靜氛圍所吸引。


聽了我的解釋,小軍媽媽如釋重負般鬆了口氣:“但他現在像走火入魔一樣非要離家出走,我該怎樣去幫助他呢?”


我告訴小軍媽媽,首先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安全的溝通環境,和他好好談心。可以找一個安靜、舒適且沒有干擾的空間進行交流,比如小軍的臥室或者書房。讓孩子感受到這是一次平等的對話,而不是一場審訊。


當交流開始時,可以和小軍一起坐下來,目光平視,用溫和的語氣開始對話。例如,小軍媽媽可以這樣說:“寶貝,我們來聊一聊。你爲什麼想去山裏習武?我很想聽聽你的想法呢。”


在交流時,要認真傾聽小軍的想法和感受,給足他時間和機會來表達自己。一定不能急於打斷或者否定孩子的想法,而是要鼓勵他詳細地說出產生這種念頭的原因。


小軍可能會說,他覺得習武的生活很閒適,沒有學習的壓力,或者他對習武的儀式和文化很感興趣。這時要認真傾聽,並適時給予回應,比如點頭表示理解,並告訴他:“我能理解你爲什麼會這樣想,那種安靜的氛圍確實很吸引人。”


溝通的過程中,要表達對小軍的關心和愛,讓孩子知道父母是在乎他的,無論他有什麼樣的想法,父母都可以通過擁抱、撫摸頭、握手等肢體語言來傳達這份情感。同時也要用語言表達:“我們很愛你,你對我們來說是最重要的,我們只是想了解你的想法,因爲我們很擔心你。”


這樣的表達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支持,降低防禦心理。


小軍媽媽也可以帶孩子一起查閱相關資料,以平和、客觀的方式向他介紹習武生活的真實情況。讓他了解,去山上習武並不只是在青山綠水間玩耍,或者進行一些有趣的儀式。習武會異常艱辛,需要有很強的自律性和耐心才能完成。


接着,和孩子一起對比在家生活和去山上習武生活的優缺點。比如,在學校可以接受文化知識、藝術、體育等全面的教育,能夠幫助他更好地瞭解世界;在家裏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度過快樂的時光,看電影、旅遊、參加各種有趣的活動。


同時,可以適當地提及獨自去山上習武的侷限,然後表明對孩子愛好的支持,比如對他說:“如果你真的喜歡武術,媽媽支持你報一個武術班學習。”


最關鍵的是,父母要明白小軍之所以有去山上習武的想法,根源在於學校和家庭的壓力讓他產生了逃避現實的心理需求。


在之後的生活中,一定要給孩子減壓。只有經過父母的悉心關愛和正確引導,孩子纔會放棄青春期不切實際的想法,回到現實生活中來。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