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站姿會和性格有關係嗎?
從行爲主義心理學(Behaviorist psychology)流派來看,個體的真實心理與潛意識會通過外化的行爲顯示出來;
人的站姿其實一種外化的行爲表現,因此差異化的站姿背後也是差異化的性格。

而這種論調並非空穴來風,來自於《歐洲社會心理學雜誌》的元分析指出:
姿勢與性格的相關係數普遍在0.2~0.3,也就是說透過一個人的站姿可以判斷其背後的性格與內心。
此外,2024年發佈的一則研究也佐證了該結論;
該研究發佈在JPSP上,還研究通過電子信息技術設備提取受試者的25個骨骼關鍵點,再結合多個人格量表的測量結果進行關聯性研究。

該研究有多個子研究項目,其中一個子研究通過對421名被試進行性格與站姿的迴歸分析後發現:
以仰頭角度爲錨點能夠預測一些性格習慣:
比如總是習慣昂首挺胸的人有更強的控制慾與支配欲,性格層面相對來說更冷漠,其共情能力與情緒控制能力與仰頭強度呈負相關。
仰頭角度越強,越昂首挺胸的人共情能力越低,頭越往後仰說明有反社會特質;
而這種相關性不受其他變量的影響,比如年齡,身高等,該研究結果進行五次復證,結果均與第一次無異。

將其研究再度細化後,研究團隊發現,暗黑性人格(自我中心,功利主義)往往有着昂首挺胸的習慣;
這可能是因爲昂首挺胸能展現出更強的“統治者氣勢”,也更能顯示邊界與強勢。
雖然該研究在主流學術界還存在一定的爭議,比如研究樣本數量不足,測量量表太過主觀等,但是該結果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除了該研究以外,關於性格與站姿的關係心理學界還有以下的觀點。
雙手交叉抱於胸前的站姿
從行爲主義心理學角度來看,雙手抱拳是一種防禦性姿勢,這種姿勢往往代表着個體對外界環境有着較高的不安與排斥感;
經常這種站姿的人也有着一定的控制慾,對自己較爲自信,對外顯示出一定的強勢氣場。
比如日常生活中的銷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在表彰時他們的個人形象照都是雙手交叉抱於胸前的方式;

本質上來說,這是自信、支配感以及高強度自我認可的表現。
此外,這種帶有自我防禦性的姿勢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隔絕外界的影響;
如果在社交中有人採取雙手交叉抱於胸前的方式與你交談,那麼說明他與你有一定的社交距離,對你有一定的防備;
當然這種防備也有可能源自於不熟。
彎腰駝背,眼神迴避的站姿
這種姿勢往往給人以“弱勢感”以及“示弱感”;
從進化心理學(Evolutionary psychology)角度來看,這種姿勢背後的逃避與示弱是刻在基因裏的;
原始社會中,不管是動物界還是人類社會在與同類的競爭過程中,弱者的示弱方式大同小異;

比如人類社會中的眼神迴避,彎腰駝背,動物界中的尾巴低垂等,而勝者一般會以昂首挺胸的方式宣示主權與地位。
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這種的站姿也是不自信,弱勢的一種象徵。
昂首挺胸,目光平視的站姿
這種姿勢介於第一種和第二種之間,是一種平和,強大的象徵;
強大源自於姿勢帶來的力量,一個經常垂頭喪氣的人無法在困難中尋找到出路,也無法變得強大。
不同於第一種的雙手交叉的強勢與防禦,昂首挺胸更多的時候是一種自信,開放,樂觀性格的一種體現;

昂首挺胸再加上目光平視前方,說明這個人對環境有着較強的安全感與掌控感,但沒有較強控制慾。
經常這種站姿的人值得交往,也有着過人本領,這種平和能量能讓個體在痛苦中擁有新生的力量。
其實站姿與性格不存在前後因果關係,在很大程度上來說二者互爲表裏;
一個昂首挺胸的人不會太自卑,一個彎腰駝背,眼神迴避的站姿也無法明白自信的力量。
如果你想改變自己性格中的某些缺陷,可以試着改變站姿。

比如你最近做事很猶豫,容易怯懦,那麼可以試試“超人姿勢”,雙手叉腰昂首挺胸,心理學研究表明這種姿勢能在一定程度提升人的自信水平,
而自信水平的提升更多的源自於姿勢帶來的積極心理暗示,因此當你願意嘗試的時候,也就具備了改變的力量,你就成功了一半。
-The End -
作者-觀南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羣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