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 閃光燈記憶

由 心理自救 發佈於 心理

'25-07-15

你能記得2001年9月11日你在哪裏、在做什麼、以及和誰在一起嗎?那天的場景可能像照片一樣深深烙在你的腦海,這種現象被心理學家稱爲“閃光燈記憶”(Flashbulb Memory)。是什麼讓這些記憶如此清晰而不可磨滅?本篇文章將帶你揭開這種記憶背後的奧祕。

1瞬間即永恆

某些事件在發生的瞬間,就像攝影閃光燈般照亮我們的記憶,留下極爲詳盡而生動的畫面。不止是9/11這樣的世界大事,這種現象在個人經歷中也廣泛存在:你初次戀愛的濃烈瞬間,你的孩子降生那天的每一個細節等等。


2情感與焦點的交匯

1977年,心理學家布朗(Roger Brown)和庫利克(James Kulik)首次提出“閃光燈記憶”的概念,指出情感強烈的事件會在我們的記憶中形成持久且逼真的印象。這一現象通常由兩大關鍵因素驅動:情感的強度和事件的獨特性。


研究表明,情感在記憶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激烈的情緒體驗可以促使體內釋放應激激素,如腎上腺素,這些激素通過刺激杏仁核以增強海馬體的功能來提高記憶的牢固性。這樣一來,發生在某一歷史瞬間的強烈情感體驗比其他平常記憶保存得更加深刻。

3真假難辨的清晰

儘管閃光燈記憶的細節在人的主觀感知中顯得格外清晰,一些研究質疑其實際準確性實驗顯示,雖然人們對這些記憶充滿自信,但這種記憶不一定比普通記憶更準確例如,塔爾里科(Talarico)和魯賓(Rubin)研究發現,儘管“9/11”記憶在一年後的主觀清晰度比日常經歷高,但其與實際情況的差距同樣存在


這意味着,閃光燈記憶雖然經久未衰,但也可能混雜着主觀重構的成分。人們可能會不由自主地根據後來的新聞報道或者他人敘述,將原本不清晰的細節在腦海中填補得更加生動。


理解閃光燈記憶在社會和個人層面都有深刻的影響。在法律程序中,目擊者的證詞常被認爲具有高度可信性,然而,研究表明,我們應慎重看待情感事件下形成的記憶碎片


另一方面,在教育和個人成長中,把握情感與事件的交集可以幫助我們設計更具影響力和可記憶性的學習經歷。創建富有情感共鳴的場景有助於同學們更好地記住所授內容。

4你的閃光燈記憶是什麼?

在你生命的長河裏,有哪些事件像閃光燈般在瞬間照亮了你的記憶?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