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十幾年的婚外情,會是真愛嗎?
既然是真愛,爲什麼不盡早離婚,和真愛步入婚姻殿堂呢?
這看似是一個悖論,卻有着常人所不能觸及的答案。

在我曾接待過大部分有過婚外情經歷的來訪者中,他們的感情經歷基本都不會超過兩年。
就像普通的戀愛結婚一樣,剛開始,兩個人因爲各種各樣的理由而相互吸引;
偶爾見面聊天,刺激感讓多巴胺飆升,自己內心缺失的一塊好像被填補了起來。
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兩個人的目標不再相同。
有人希望保持着這樣的聯繫,偶爾出來放鬆一把;
有人卻想趁機上位,將原配拉下馬。

因爲兩人的需求不再契合,就開始產生矛盾和衝突,一邊是真愛、一邊是道德,心理上煎熬拉扯,行動上猶豫畏縮。
可在他們之中,總有那麼幾段感情,一直維持了十幾年,就好像這些出軌者將婚姻和婚外情切割成兩個不同的世界;
只要兩邊不碰頭,就可以在一邊扮演“好伴侶”,另一邊扮演“好情人”。
爲什麼他們的人格如此割裂?爲什麼他們喜歡這樣隱藏在地下的“愛情”呢?
越有阻力,反而愛得越深?
在莎士比亞的經典名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之中,羅密歐與朱麗葉在舞會上對彼此一見鍾情;
隨後雙雙墜入愛河,但卻因爲家族早先結下的仇怨而遭到了雙方家庭的阻礙。
但這樣的壓力並沒有讓他們分離,反而讓他們的感情越發深刻。

朱麗葉爲了逃避與帕里斯伯爵的訂婚,服下假死藥;而羅密歐誤以爲她真的死去,於是跟着服毒殉情。
朱麗葉醒來後,知道羅密歐爲自己殉情,也跟着他自盡,爲這段愛情畫上了一個悽美的句號。

而心理學家德斯、考爾等人在愛情相關的研究中發現:
如果一段愛情被外部的阻力所幹涉,情侶們之間的情感反而會更加強烈,關係也更加牢固緊密。
這一效應也被命名爲“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藉助其提供的機制,我們或許可以窺見那些長期保持婚外情的人到底是什麼樣的心理。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他們因爲外界的產生的(或隱形的)壓力和阻力源;
而被激發了逆反心理,通過堅定地維護自己的選擇,來保證自主權和對生活的掌控感。
可這時候就會有人感到不解:“出軌明明是道德敗壞、應該感到折磨、內疚的事,爲什麼能用來維護自主感和掌控感呢?”

因爲個體會在認知失調的情況下合理化自己的行爲,將對抗壓力所做出的努力歸結爲:這段感情非常有價值。
同時,外部的阻力促使出軌者和“小三”形成了一種短暫“對抗世界”的緊密聯盟;
讓兩個人相互對彼此產生依賴,將這種對抗壓力而產生的情緒看作是愛情的誕生。
這種關係的源頭,一般都會是一個發現端倪卻不願意放手的原配。
而一旦外部阻力消失,真的讓他們依據所產生的的“真愛”而結婚,很可能他們之間的關係就會因爲內部矛盾的暴露而迅速破裂。
精準自我補償
在婚外情中,出軌者最普遍的心理驅動力就是補償自己在婚內沒有被滿足的需求:
一個在生活的瑣碎中被淹沒了的“藝術家”,一個被家務和育兒壓制了的充滿魅力的人格,一個在婚內體驗不到任何權力感的“上位者”;
他們在情人那裏重新登錄上線,找回了最想要的那個自己。
可以說,這段關係的功能性需求,已經遠遠超越了情緒性需求。

這不像一段聯繫緊密的戀愛關係,倒像是一種各取所需的共生關係,出軌者在情人面前;
看到的是理想化的自己,因爲他們不用一起面對生活的瑣碎,不會被現實所消耗。
因此,婚姻越是充滿了雞毛蒜皮,婚外情就越是不可割捨,和情人的關係就越是珍貴。
就像我們明明知道自己長什麼樣子,還要精心化妝、打扮;在拍照之後加上各種各樣的濾鏡、特效,花費幾個小時的時間精修。
真實的自己是不能改變的,但精修之後的照片纔是我們最想看見的;真實的自己越難以接受,精修後的自己看起來就越令人快樂。

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他們無法放棄婚姻——現實生活是一切的基礎,一旦沒了那個幫自己處理雞毛蒜皮的人,自己還怎麼風花雪月?
出軌的本質是有人爲自己的生活兜底,而不是真的情難自抑,找到了“非卿不可”的真愛。
情感速凍
相信大家總會在某個時候,對自己的朋友產生一種“又愛又恨”的感覺吧?
朋友消息轟炸、口水話多得煩人的時候,你恨不得給ta開啓消息免打擾;而一段時間不見面,又特別想念對方,見面就恨不得貼在對方身上。
其實,婚外情就像是一個“密友plus版”,在熱戀的時候感情好的蜜裏調油,即使頂着被原配懷疑的壓力也要見面。
可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比如孩子生病/考試/家長會、紀念日或配偶的生日、公司加班開會忙到凌晨……
他們又會將感情放進冰箱“速凍”,雙方進入感情的冬季,既節約了成本,又避免了衝突。
這個時候,個體就從“高喚醒情緒水平”轉變到了“低喚醒情緒水平”。

在心理學中,高喚醒情緒指的是生理狀態被顯著激活並激發行爲的心理狀態,而低喚醒情緒指的是生理反應較弱,且抑制行爲的心理狀態。
待到外部警鈴不再拉響,這段關係又主動解凍,“小別勝新婚”,很快進入新一輪熱戀之中,這樣有冷有熱,情緒就會永遠保鮮。
在正常的婚姻生活中,新鮮感永遠是需要費盡心思經營才能得到的;
如果此時換了一個人,就可以將新鮮感“冷凍”,延長其保質期,那麼婚外情能夠維持如此之長的時間,也就不奇怪了。
長期留存的婚外情,已經不拘泥於單純的“愛情”了,它更像是一套爲生活的缺口打上的補丁;
只要出軌者不想辦法填補,無論婚姻的對象換成誰,婚外情都會發生。

或許我們要的是自我、是激情、是補償,但這並不是辜負伴侶的理由。
現實生活終究是一切的基礎和起點,如果不能負責,從一開始就不要許下婚姻的諾言;
一旦已經接手,就要好好地將這條路永遠地、負責任地走下去。
-The End -
作者-專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羣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