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的連鎖反應:情緒暴躁是睡眠不足的信號

由 精神科王永龍醫生 發佈於 心理

'25-08-02

  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失眠已成爲不少人面臨的困擾。很多人不知道,失眠不僅僅意味着夜晚的輾轉反側,它還可能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情緒暴躁就是其中一個明顯的信號。當睡眠不足時,我們的情緒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平穩,變得容易激動和憤怒。接下來,讓我們深入探討失眠症與情緒暴躁之間的緊密聯繫。

一、暴躁迷霧:情緒失控的背後

  在日常生活裏,一些人常常會突然變得情緒暴躁,自己卻不明白原因,殊不知這背後可能是失眠症在作祟。比如小王,他最近工作壓力較大,經常失眠。以往性格溫和的他,最近卻像變了個人似的。在公司裏,同事不小心碰掉了他桌上的文件,他就大發雷霆;回到家,家人只是問了句晚飯想喫什麼,他也不耐煩地回應。小王自己也很苦惱,不明白爲什麼自己變得如此情緒化,卻沒意識到這和他長期睡眠不足有很大關係。

二、睡眠與情緒的紐帶

  1.神經遞質失衡

  睡眠不足會打亂大腦中神經遞質的平衡。神經遞質就像大腦中的 “信使”,負責傳遞信息,調節我們的情緒。例如血清素,它能讓人心情愉悅、情緒穩定。當小王長期失眠時,血清素的分泌會受到影響,導致血清素水平下降。血清素不足,就像汽車沒了足夠的汽油,無法正常行駛,小王的情緒也因此變得不穩定,容易暴躁發怒。

  2.應激反應增強

  睡眠不足會使身體的應激反應增強。身體就像一個精密的機器,在正常睡眠時進行自我修復和調整。但當睡眠不足時,身體進入一種 “應激狀態”,就像時刻處於危險之中。此時,身體會分泌更多的應激激素,如皮質醇。過多的皮質醇會讓小王的神經系統處於高度警覺狀態,對周圍的刺激反應過度,一點小事就可能觸發他的暴躁情緒。

  3.認知功能受損

  睡眠不足還會損害認知功能,影響我們對情緒的調節能力。大腦在睡眠中會對白天的信息進行整理和鞏固,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應對各種情況。小王因爲失眠,大腦無法正常完成這些工作,在面對問題時,他難以理性思考,不能像以往那樣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從而更容易情緒爆發。

三、小王的困境與改變

  小王意識到自己情緒暴躁的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工作和生活,決定尋找解決辦法,改善睡眠,穩定情緒。小王開始調整生活習慣。他給自己制定了規律的作息時間表,每天晚上 11 點前準時上牀睡覺,早上 7 點按時起牀,週末也不例外。爲了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他在臥室安裝了遮光窗簾,使用了隔音耳塞,讓臥室保持安靜、黑暗和涼爽。睡前,他避免使用電子設備,而是閱讀一些輕鬆的書籍,幫助自己放鬆身心,進入睡眠狀態。

  爲了緩解工作壓力,小王增加了運動。他每天下班後去公園慢跑半小時,週末參加戶外運動,如登山、騎行等。運動不僅能增強身體素質,還能促使身體分泌內啡肽,內啡肽就像身體的 “天然抗抑鬱劑”,可以改善他的情緒狀態,讓他更容易入睡。而且,運動還能幫助他釋放工作中的壓力,讓他的心情變得更加輕鬆愉快。

  小王還嘗試了一些放鬆技巧。他每天會花 20 分鐘進行深呼吸和冥想練習。深呼吸時,他專注於氣息的進出,感受腹部的起伏,通過調節呼吸節奏來放鬆身體。冥想時,他想象自己身處寧靜的海邊,聽着海浪的聲音,讓自己的思緒平靜下來。這些練習幫助小王緩解了焦慮情緒,使他在面對問題時能夠更加冷靜,情緒也逐漸穩定下來。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小王的睡眠質量有了明顯改善。他不再像以前那樣難以入睡,夜間醒來的次數也減少了。隨着睡眠的改善,他的情緒也不再像以前那樣暴躁。在公司裏,他能更好地與同事相處;回到家,也能和家人和諧地交流。小王通過自身努力,打破了失眠與情緒暴躁的惡性循環,重新找回了平和的生活。

四、打破循環:改善睡眠,穩定情緒

  1.規律作息,調整生物鐘

  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是改善睡眠的基礎。每天儘量在相同的時間上牀睡覺和起牀,讓身體的生物鐘適應固定的睡眠節奏。生物鐘就像身體內部的時鐘,它能調節我們的睡眠 - 覺醒週期。當生物鐘規律時,身體會更容易進入睡眠狀態,並且睡眠質量也會提高。比如,每天晚上 10 點半左右開始準備睡覺,早上 6 點半左右起牀,長期堅持,身體會自然地在這個時間點感到睏倦和清醒。

  2.營造環境,提升睡眠質量

  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對於提高睡眠質量至關重要。臥室的溫度、溼度、光線和聲音都會影響睡眠。保持臥室溫度在 20 - 22 攝氏度左右,溼度在 40% - 60% 之間,使用遮光窗簾和隔音耳塞,減少外界干擾。選擇舒適的牀墊和枕頭,爲身體提供良好的支撐,讓身體在睡眠中得到充分放鬆。

  3.適度運動,釋放壓力助眠

  適度的運動可以幫助改善睡眠,同時緩解壓力,穩定情緒。每週至少進行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跑步、游泳等,也可以結合一些力量訓練。運動能夠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增強身體素質,還能促使身體分泌內啡肽和多巴胺等神經遞質,改善情緒狀態。但要注意運動時間不要離睡眠時間太近,以免因興奮而影響入睡。

  4.放鬆身心,緩解焦慮情緒

  學會放鬆身心是穩定情緒、改善睡眠的關鍵。可以通過深呼吸、冥想、瑜伽、聽音樂等方式放鬆身心,緩解焦慮和緊張情緒。深呼吸能夠調節身體的緊張程度,冥想可以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排除雜念,瑜伽則通過身體的伸展和放鬆來緩解壓力。每天花一定時間進行這些放鬆練習,能夠讓我們的身心得到放鬆,更容易進入睡眠狀態,情緒也會更加穩定。

  5.尋求幫助,專業干預改善

  如果失眠和情緒暴躁的問題嚴重影響到生活,不要猶豫,及時尋求專業幫助。可以諮詢醫生或心理諮詢師,醫生可能會根據具體情況開具一些藥物來幫助改善睡眠,心理諮詢師則可以通過專業的方法幫助我們調整心態,應對壓力和情緒問題。專業的干預能夠更有效地解決問題,幫助我們恢復健康的睡眠和穩定的情緒。

  失眠症引發的情緒暴躁,就像一個警示燈,提醒我們關注睡眠健康。小王通過努力成功打破了這個惡性循環。相信大家對失眠與情緒的關係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你是否也經歷過因睡眠不足而情緒暴躁的情況呢?你是如何解決的?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經驗和故事,讓我們一起找到改善睡眠、穩定情緒的方法,擁抱健康美好的生活。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