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市場買菜,這5樣東西最好別買,基本都是假的,買了就喫大虧了

由 大廚江一舟 發佈於 美食

'25-11-03

咱天天逛的菜場,看着熱熱鬧鬧全是煙火氣,可你不知道吧?這裏面藏着不少 “坑”!尤其是 5 樣常見貨,看着挺好,其實全是商家套路。我之前傻乎乎踩過好幾次雷,今天就給大夥扒明白,以後別再花冤枉錢!

一、“土雞蛋”:紅殼子不一定是真的!

咱一聽見 “土雞蛋”,就覺得是鄉下散養雞下的,營養高還香。可真正的土雞蛋產量特少,一隻雞一個月下不了幾個,哪有那麼多小攤大批量賣?

好多商販拿普通飼料蛋冒充,更過分的是往蛋殼塗色素,弄成紅通通的 “土氣” 樣,不知情的特容易上當。還有更離譜的,用回收舊雞蛋加工,蛋黃鮮得不正常,煮熟了用筷子挑彈性過頭,喫着沒蛋味!

教你辨真假:真土雞蛋殼有小斑點,摸着粗糙,蛋黃自然淺黃,煮熟後軟嫩噴香。別聽商販瞎忽悠,挑小農戶少量賣的,擺小籃子裏沒幾個的,十有八九是真的。

二、“農家大米”:別被 “無公害” 忽悠了!

“農家大米”“綠色無公害” 印在袋子上,再加上攤主吆喝 “自家種的,不打藥,飯又香又甜”,誰能不動心?

可真農家米產量有限,一家幾畝地夠自己喫就不錯了,哪能一麻袋一麻袋賣?大多是普通大米換袋子,或是陳米翻新。我之前買過一袋,煮出來沒米香,喫着硬,涼了乾巴巴的,全浪費了!

真農家米煮着有淡香,米粒大小不一,喫着綿軟甘甜。買米別聽故事,選正規渠道大品牌,至少放心。

三、“現場剝殼榴蓮”:便宜沒好貨,小心壞果肉!

榴蓮是 “水果之王”,價格不低。有些攤位擺着剝好的榴蓮肉,裝塑料盒裏賣,比整顆便宜不少,老闆還說 “剛現剝的,划算”。

可別被 “便宜” 迷惑!這些榴蓮大多是熟過頭或壞的果肉拼湊的,把壞的切掉,咱根本看不到完整榴蓮。有的還拿回收榴蓮皮蓋着,掩蓋缺斤少兩,保存還不達標,喫了容易鬧肚子。

買榴蓮還得選整顆的!看果殼顏色均勻,捏果刺有彈性,掂着沉、聞着有淡香的,準是又香又糯的好榴蓮。

四、野生菌類:顏色鮮豔別碰!有毒的你分不清

一到秋天,菜場有人賣 “野生菌”,拍着胸脯說 “早上剛採的,營養高”。那些菌子有的顏色鮮豔、模樣奇特,看着吸引人。

可大夥千萬別買!野生菌裏混着不少毒品種,有些毒素煮都煮不掉,每年都有人喫了進醫院。咱普通人根本分不清,就算老農也可能看走眼。想喫蘑菇就去超市買香菇、金針菇,安全又營養,別冒那險。

五、紅薯粉條:別貪便宜,小心添加劑!

紅薯粉條筋道好喫,做酸辣粉、燉酸菜特香。可純紅薯粉條成本高,十幾斤紅薯纔出一斤粉,價格不便宜。

不少小作坊用木薯澱粉替代,還加明礬、硼砂,讓粉條更韌更透明。這些添加劑會讓鋁殘留超標,長期喫對身體不好,老人小孩影響更大!

辨真假:真粉條一掰就斷,斷面粗糙,煮熟有焦香;假的韌性過頭,點燃冒黑煙。別貪便宜,買正規包裝的,有廠家信息、生產日期的才靠譜。

買菜挑食材看着是小事,其實跟咱息息相關。商販靠噱頭和心理戰忽悠人,咱得擦亮眼睛,別被花言巧語騙了。喫東西圖的就是安心健康,寧可少買點、多花點錢,也要買真貨好貨。希望今天說的能幫到大夥,以後逛菜場,再也不踩坑!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