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政府從2025年10月1日開始進入部分停擺狀態,到11月3日已經持續34天,這個時間長度已經逼近歷史記錄,超過了之前的一些短暫停擺。白宮內部人士透露,最初評估認爲民主黨會在壓力下很快妥協,整個過程不會拖太久,但實際情況發展得完全不一樣,停擺一天天延長,聯邦機構的運作受到嚴重干擾。共和黨和民主黨在資金法案上僵持不下,共和黨控制的衆議院通過了多項臨時撥款法案,但參議院民主黨利用規則阻擋,導致無法推進。

停擺直接影響到大約80萬聯邦員工,他們的部分人無薪工作,另一部分被迫休假,日常生活開支成了大問題。軍事人員也面臨薪水延遲發放的風險,10月15日他們收到了一次緊急支付,但後續不確定性很大。機場安檢和空管系統因爲員工短缺,延誤情況越來越多,旅客出行受阻。食品券計劃在11月1日面臨資金到期,影響4100萬低收入人羣的食物供應。醫療補助和健康保險補貼的續期成爲爭執焦點,民主黨堅持要永久化這些政策,而共和黨反對增加額外支出。
停擺起因於國會未能通過2026財年撥款法案,共和黨推動的法案包括削減醫療補助和農村醫院資金,民主黨要求恢復這些部分並永久延長健康保險補貼,這些補貼原本是疫情期間的臨時措施,通過2022年的通脹削減法案延長到2025年。衆議院共和黨在9月30日通過了一份乾淨的繼續決議案,將資金延長到11月21日,沒有附加政策條款,但參議院民主黨多次阻擋,已有13次投票失敗。參議院需要60票才能終止辯論推進投票,共和黨只有53席,無法獨自過關。民主黨領袖查克·舒默表示,不會同意沒有政策保障的法案,共和黨則指責民主黨在故意製造混亂。停擺期間,經濟損失每週大約150億美元,國家公園關閉,環境保護局檢查暫停,農業援助延遲,影響農民生產。航空業代表和工會領袖在10月30日與白宮官員會面,討論停擺對行業的衝擊,強調安全隱患增加。

特朗普在10月30日晚通過Truth Social發佈帖文,全文用大寫字母,要求共和黨立即動用核選項,取消參議院冗長辯論規則。他說,這能結束停擺,還能推動其他政策。他同時批評民主黨阻撓行爲。核選項指的是修改參議院規則,用簡單多數票改變程序,繞過60票門檻。歷史上,參議院在2013年和2017年使用過核選項來加速提名人確認,但從未用於立法法案。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內也多次呼籲取消冗長辯論,但共和黨領袖沒有行動。
這次呼籲後,共和黨內部反應冷淡。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約翰·圖恩在10月早些時候表示,冗長辯論規則是防止極端政策的關鍵,不會爲了結束停擺而修改。他的發言人在10月31日重申立場不變。其他共和黨參議員如麗莎·穆爾科斯基稱取消規則會造成長期傷害,約翰·科寧和詹姆斯·蘭克福德也反對。阿拉斯加參議員穆爾科斯基在聲明中指出,需要通過談判結束停擺,而不是核選項。北卡羅來納參議員湯姆·蒂利斯說,規則在本屆國會不會消失。阿拉巴馬參議員湯米·圖伯維爾表示開放,但整體共和黨高層傾向於保留規則,擔心民主黨未來掌權後利用。
衆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在10月31日回應特朗普呼籲時,說週末與特朗普多次通話,包括討論冗長辯論,但他強調這是參議院事務,與衆議院無關。他的意見不具決定性。約翰遜在新聞會上避免直接反對特朗普,但提到核選項的缺點。停擺進入第30天時,特朗普從亞洲訪問返回,帖文發出後,談判氛圍更緊張。共和黨私下要求副總統JD·萬斯勸特朗普別再提核選項,以免干擾談判。民主黨利用規則拖延,共和黨指責他們把政治利益放在國家運作之上。國會預算辦公室在10月29日報告,停擺可能造成70億到140億美元經濟損失。參議院在10月31日休會,到11月3日重開,停擺已成第二長記錄,僅次於2018-2019年的35天。
停擺影響擴展到多個領域。軍事家庭在10月面臨薪水中斷,國防部發出緊急支付,但強調不是永久解決方案。交通部報告,機場延誤增加,感恩節假期前情況可能惡化。衛生與公衆服務部開放註冊期從11月1日開始,但工作人員短缺,保費可能上漲。農業部援助凍結,農民補貼延遲。能源公司獲得核廢料訪問權限,用於先進反應堆燃料,這是特朗普政府打破俄羅斯鈾供應鏈依賴的舉措,但停擺干擾實施。美國公司第三季度盈利超出預期率達85%,但停擺拖累整體經濟。特朗普拒絕與民主黨領袖會面,除非政府重開。他計劃釋放30億美元農民援助,此前因停擺凍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