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美俄都沒有?解放軍首次實現,隱身機配裝全新導彈,首用臺海?

由 東方點兵 發佈於 歷史

'25-11-04

美媒《軍事觀察》最近報道稱,此前長春航展亮相的解放軍五代機新一代的反輻射導彈引起廣泛關注,新型導彈爲LD-8A,專爲適配殲-35/20內置彈艙設計,這是全球首款公開確認具備實戰化防空壓制能力的隱身戰機與專用彈藥的組合,而此前美國F-22、F-35,以及俄羅斯蘇-57,均未實現同類技術的實戰部署。

01.解放軍實現隱形機全球首次配裝全新反輻射專用彈

美媒表示,防空壓制是現代空中作戰的“開路先鋒”。自1991年海灣戰爭起,美軍通過專用戰機攜帶反輻射導彈,系統性摧毀伊拉克雷達與防空陣地,讓伊軍龐大的防空網徹底失能,可見反輻射作戰在現代戰爭中愈發重要。

而根據公開參數可知解放軍新彈型號爲LD-8A,彈長約3.2米、彈徑180毫米、彈重130公斤,戰鬥部30公斤,整體尺寸僅爲美軍現役AGM-88E“哈姆”的60%,射程超過了160千米。美專家維切特表示,新一代的LD-8A反輻射導彈採用了更先進的“慣導/衛星定位+寬頻帶被動雷達”的複合制導模式,即使目標雷達關機,導彈仍能通過前期截獲的電磁信號特徵持續追擊。

而3.2米足夠小巧,目前都能夠兼容殲20和殲35戰機的內置彈倉。以殲35爲例,其內置主彈倉能夠搭載容納2-4枚LD-8A反輻射導彈和2-4枚的PL-15空空導彈,前者負責反輻射打擊後者負責制空壓制。

而美空軍到現在也沒有一款專門的隱形反輻射導彈,美軍老式的AGM-88系列哈姆反輻射導彈,受制於尺寸問題,F-22和F-35的彈倉根本無法攜帶,後續美空軍計劃爲F-35專門研製更小的AGM-88G反輻射導彈以適配其彈倉,但相關計劃已被推遲了十多年,美空軍到現在也未能給隱形機配備新型反輻射導彈,只能依靠投放小直徑炸彈打擊地面目標。

俄羅斯也是面臨同樣的問題,蘇-57作爲俄羅斯首款五代機,雖設計了內置彈艙,且長度明顯無法容納其空軍現役的反輻射導彈,相比於中美,俄羅斯的反輻射導彈體積更大。其反輻射導彈主力是Kh-31P,威力巨大但彈長約4.9米,根本無法裝入蘇-57的4.7米長的彈艙。

02.新導彈首用臺海?

可以說,解放軍的五代機列裝新型反輻射導彈後,最擔憂的就應該是島內的臺軍了,戰時這種導彈專門就是爲臺軍防空體系準備的。

臺軍的防空高度依賴由“天弓”、“愛國者”等構成的陸基防空導彈系統,以此來彌補其戰鬥機部隊在數量和質量上的相對劣勢。因此,在衝突初期,快速有效地“剝除”臺灣的防空體系外殼,爲後續的空中突擊、兩棲登陸等行動掃清障礙,必然是解放軍的首要作戰任務之一。

而戰時,解放軍的隱形機可以利用其隱身特性,隱蔽穿越臺海後,使用LD-8A反輻射導彈對臺防空雷達系統進行精確點穴打擊(一旦被鎖定,臺軍雷達關機也沒有用),此舉將使解放軍在奪取臺海制空權的過程中佔據絕對主動。

總而言之,解放軍隱形機配裝LD-8A防空壓制導彈,標誌着中國在隱身化防空壓制這一關鍵“科技樹”上成功點出了領先世界的一筆。相比之下,美俄或因戰略誤判、或因項目拖沓,在此領域暫時落後。而在未來的潛在軍事衝突中,隱形獵殺者將扮演決定戰場走勢的關鍵角色之一。

文章中部分內容來源出處:1. 實彈射擊考覈、跨晝夜飛行訓練 解放軍練兵備戰忙 中青網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