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有這些行爲,多半不會孝順,60歲後就得準備好3條“退路”

由 奶豆爸爸聊育兒 發佈於 親子

'25-07-31

人到晚年,最怕的不是貧窮。

而是兒女不孝、老無所依。

有的父母辛苦一輩子,窮盡所有託舉兒女。

可到頭,換來的卻是冷漠、疏遠和嫌棄。

俗話說:養兒防老,積穀防饑。

但現實卻是:

不少父母含辛茹苦的把孩子拉扯大,老了卻發現兒女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其實,兒女孝不孝順,從日常行爲中早有端倪。

尤其是過了60歲,一旦發現兒女不孝順,就得提前爲自己做好準備。

畢竟,留好退路,才能活得有尊嚴。

01.兒女有3種行爲,多半難孝順

有人說:兒女的日常行爲背後,藏着是否孝順的真相。

接下來就一起看看,你的兒女是否有以下這些不孝的行爲。

①對老人生活不聞不問

有的兒女,成年後便對父母的生活漠不關心。

父母生病住院,他們以“工作忙”爲藉口很少露面。

逢年過節,一句問候都顯得敷衍了事。

父母唸叨幾句往事,他們也會極盡不耐煩之色。

這些行爲背後,其實就是情感聯結的斷裂。

老話說:久病牀前無孝子。

試想想,若是連日常的關心都做不到的兒女,又怎能指望他們在父母需要時,挺身而出呢?

②對老人付出不知感恩

不得不說,不少父母真可謂是對兒女操勞一生。

從兒時的餵飯穿衣、供書教學,到後來的幫着帶娃、託舉生活。

可以說是傾盡所有、不留餘力。

可有些兒女,卻把這一切當做“理所應當”。

對老人的付出視而不見,花父母的錢時毫無愧色,受父母照顧時更是心安理得。

甚至有時還會抱怨:“你要是當年努力點,我現在能過得更好”。

像這種兒女,往往自私貪婪、不知感恩,滿心滿眼只有自己。

他們習慣了索取,從未想過回報。

等到父母失去“利用價值”時,恨不得趕緊離開。

就像有人說的:

不懂感恩的兒女,是父母上輩子欠的債,這輩子怎麼還,都還不清。

③對父母無底線啃老

“啃老”其實不是什麼新鮮事。

可問題是,無底線的索取,本質上就是對父母的“精神剝削”。

就像有的兒女,成年後不工作,靠父母退休金生活。

買房買車要父母掏空積蓄,甚至逼着父母四處借錢

此外,自己每天揮霍無度、大手大腳,但只要一沒錢,就把心思花在老人的養老錢上。

像這種無底線啃老的兒女,早已把父母當成了“免費提款機”。

他們不會去考慮父母的晚年,只在乎自己的一己之私。

等父母沒錢可“啃”時,態度就會變得冷漠,甚至是惡劣。

更別提說是“孝順”二字了。

02.60歲後,留好3條退路才靠譜

人過了60歲,身體機能衰退,社交圈子變窄。

到了這個時候,對兒女的依賴會持續增加。

可如若兒女有上述這些行爲,那麼就別把希望寄託在他們身上了。

而是自己,要準備好3條退路。

①應對風險的退路:一定的積蓄

網上有人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對此,深以爲然。

尤其是過了60歲的人,更得牢牢記住這個現實。

畢竟,年齡大了,難免有個頭疼腦熱。

甚至說,一場大病就可能讓普通家庭重新返貧、陷入困境。

所以,若是兒女靠不住,手裏的積蓄就是“救命錢”。

就像俗語說的: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這筆錢不用太多,但要能覆蓋日常開銷和突發狀況。

它能讓你生病時看得起醫生,生活不便時請得起護工。

也能讓你不用掌心朝上,看兒女臉色。

這點錢,不是自私和貪心,而是給自己晚年,留的一點底氣和尊嚴。

②不拖累別人的退路:健康的身體

有人說:健康是1,其餘都是0。

對此,深以爲然。

對老人來說,健康的身體,往往是晚年最大的福氣。

身體若是硬朗,既能照顧自己,不給兒女添麻煩。

而且,也能有精力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不必承受病痛的折磨,多享受點天倫之樂。

所以,60歲後,一定要堅持鍛鍊、合理飲食、定期體檢。

要知道,有了好身體,才能不依賴別人,活的自在舒心。

③遮風擋雨的退路:老伴

俗語說:少來夫妻老來伴。

人到晚年,最貼心的,往往就是身邊的老伴。

哪怕兒女再孝順,也有自己的家庭要去經營。

朋友再好,也不能時刻陪伴。

但唯有老伴,她懂你的習慣、知你的冷暖。

能在你生病時遞杯水,在你難過時說句安慰的話。

就像有人說的:老伴是晚年的柺杖。

也許這根“柺杖”,不一定多結實,但總能扶你走穩最後一段路。

所以說,珍惜身邊的伴侶,互相扶持,日子再難也會有個依靠。

而這,是任何關係都替代不了的溫暖與幸福。

03.父母之愛,有度才能換取晚年從容

明代《增廣賢文》裏有句話: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爲兒孫做馬牛。

其實,父母愛子女是本能。

可一旦愛到失去自我、失去底線,就是一種災難。

尤其是60歲後,一定要心裏有底,把凡事看明白。

若兒女孝順,則在能力範疇內,多一些幫襯。

可若子女不孝,則要及時抽身,以免累及己身。

當然,作爲父母也要明白:

兒女和自己,畢竟有着不同的人生課題。

與其把希望寄託在他們的“良心”上,不如給自己留好上述這些退路。

畢竟,我們終其一生,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

晚年活的體面,也是對自己一生辛勞,最好的交代。

大家說,對嗎?

Scroll to Top